带刀的影子当是穆然,余下那人应该就是县衙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仵作大人。
死者为大,于前朝仵作乃微末存在,一般由贱民担任。
大越太祖打破这一陋习,初时民间还不愿,直到宫中太医破获百年悬案之事传遍天朝,民间才得以对此改观。
以此为起点,仵作多由医者担当。
本县仵作不外如是,只是近年风调雨顺治下太平,少有命案发生,是以众人对仵作并不熟悉。
“烦请两位姑娘交出帕子。”
仵作开口,宜悠便知他索要的乃是她手中元帕。
至于沈福爱,则应是她亲身携带,自身绣制的帕子。
将帕子交由穆然,她方才看到仵作原貌。
这一看,她却是把悬在半空的心揣回腹中。
仵作不是旁人,正是每日要来买包子的一位老主顾。
因其极为喜爱自家包子,甚至将一块碎银交由她挂账,每日取肉包若干,所需钱币尽数从中扣除。
两家并无龃龉,他定能秉公处事。
而她要的,也只是这秉公的态度。
仵作自认识这母女二人,也对沈家之事略有耳闻。
接过两方帕子,本以为十拿九稳,看后他却皱起眉。
原因无它,此两方帕子绣工,绝非出自同一人之手。
斟酌片刻,他道出实言:“元帕与手帕并非一人之物。
药粉年岁已久,药性尽失,此刻倒是不好说。”
满堂哗然,宜悠眉头蹙起。
离东川事发已过三月,沈福爱当年相关嫁妆定早已销毁,布料已无法查证。
前世程氏哭诉如今历历在目,且沈家村种种也均能作证,元帕绝无问题。
那如今,这问题只能处在沈福爱随身携带之物上。
大越女子皆有一双巧手,农家所用之物大多出自主妇之手。
且女儿家最为注重名节,贴身之物一般不会外流。
是以如今一时半刻,她竟想不出缘由。
比起她的惆怅,本惧怕的沈福爱,如今却有种扬眉吐气之感。
光天化日之下,这对母女阴谋被拆穿,当真是老天开眼。
李氏着急:“仵作大人因何得出此结论?”
沈福爱走过来,肥硕的身躯傲视李氏:“清者自清,你母女德行败坏,于家中兴风作浪便也罢了。
如今竟敢公然欺瞒县丞大人,好在大人明察秋毫,终让阴谋无所遁形。
大人乃包青天转世,还请为民妇做主。”
一口气吐出此言,再看那母女阴沉出水的面色,她只觉痛快非常。
这对母女,竟敢揭穿她所做之事,当真是可恶至极。
得亏她沈福爱洪福齐天,才令其自食恶果。
县衙之外围观者中妇人为多数,众人观李氏年过而立,依旧身姿窈窕,早就有不平之心,此刻更是七嘴八舌。
“看她那样也知是不守妇道之人。”
“母女俩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定是受不得田间劳作之苦,好逸恶劳,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是以诬陷娘家小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