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听到赵高招呼他,才豁然发现,中车府令赵高,牵着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站在宫门前,恭恭敬敬地给他打招呼。
“小公子,这边请——”
赵郢微微颔首,把战马和长戈都扔给宫门前的侍卫,这才转身登上马车。
然后发现始皇帝和黑早已经换好了常服,坐在车厢里等他。
“大父,我们这是要出门?”
赵郢一屁股坐在始皇帝对面,一边上下打量着车内的装饰,一边随口问道。
“带你去城西看一场热闹……”
始皇帝乐呵呵地闭上了眼睛。
“是淳于越老先生,据说要今日要在城西溪水之畔的住所,公开讲学,咸阳的很多读书人都去了……”
黑笑着在一旁补充了一句。
赵郢心中了然。
儒家和墨家是如今除法家之外的显学,在民间影响很大,淳于越先生的道德文章,更是名满天下,很受世人推崇。
尤其是儒家鼓吹先王之道,反对郡县,鼓励分封,提倡仁政,反对暴政,一再上书朝廷,要求废除苛政酷法的举动,更是让他声名鹊起。
在他背后,不仅有许多儒家学子在追随他,其实也有很多心思各异的六国余孽在暗中支持这位老先生。
如今,这位老先生,定局城西溪水草堂,要公开讲学的消息传开之后,咸阳城暗流涌动,不少人都在为起奔走造势。
其实,不少人在偷偷地观望着咸阳宫的消息。
想知道,咸阳宫里那位,到底对这次讲学什么态度。
其实,赵郢对这次讲学也很好奇,他很想知道,听了自己劝告的淳于越会有什么改变。
城西。
溪水草堂。
坐落在一片山坡之上,不远处是一条与丰水贯通的小溪,背风朝阳,环境颇为清幽,显然,淳于越老先生等人,能在此处定居下来,背后少不了一些人的支持。
此时,来听课的,大都是身着长衫的士子。
有老有少,像赵郢和始皇帝这样的组合在人群中并不显眼。
几个人远远地下了马车,在人裙后面,随意找了一处有枯草的地方,盘膝坐下,静静地听着前方淳于越先生的讲学。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听了一会,赵郢便不由眼神古怪起来。
因为淳于越讲的这些他有些眼熟,前世的时候他曾因为好奇读过。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虽然某些地方有些出入,但大体的思想没变。
此时,淳于越讲的正是大一统的思想。
所以,这是因为自己的那一封信,提前让儒家的学说发生了转变,开始积极向皇权靠拢?
人群中不少人已经眉头蹙起,但淳于越老先生学问精深,德高望重,下面的局势尚不至于失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