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西山花木中蝉鸣阵阵,闷热得让人心生骚动。
只是再大的骚动都要按捺着,大家都屏气凝神,生怕景元帝的怒意波及到自己身上。
西苑行宫中殿宇重重,最偏远的两座便是馨晨、青玉二殿。
一个发色斑斑、身着柳青色宫装的年长宫女端了黑漆盘子走向青玉殿,黑漆盘子缺了个角,有些斑驳。
上面只放了一碟子泛黄的青菜和一碗粥,另有一副竹制筷子。
殿外的盘龙柱高大宏伟,上面的朱漆已经斑驳。
大约因为祈王殿下是自请禁足的,景元帝并没有额外派人来守青玉殿,外面守着的侍卫也都是原本就戍守在此的。
这宫女是专门给待罪之人送例行饭食的,守在这里已经几十年了,人称方姑姑。
几个侍卫略微检查一下,便给她放行。
年久失修的殿门打开时,发出吱呀的声音,仿佛老人的呻吟。
青玉殿中光线昏暗,里面面积虽大,摆设却简陋之极,除了素纱帐的床榻外,只有一桌一案,放眼一瞧,空荡荡一片。
只不过,坐在案前写字的男子身影,却能把所有的晦暗和简陋装点成清贵和雅致。
一束阳光恰好打在赵琰的侧脸上,露出精致而白皙的轮廓。
“殿下,您的饭菜到了。”
方姑姑把盘子端到他面前。
赵琰点点头,伸手把墨砚往旁边挪了挪,让她好放盘子,又继续气定神闲地写他的《金刚经》。
“殿下,奴婢今日在外面打听了,皇上已经把祈王殿下的案子交给刑部的魏京大人查办,魏京大人素来廉洁,必会很快还殿下一个公道的。”
赵琰这才抬起头,看了眼这位素未谋面的年长宫女。
方姑姑叹口气道:“殿下不识得奴婢,奴婢却感念殿下已久。
奴婢祖籍在河南道宋州莫西县,五年前宋州闹蝗灾,若不是殿下经过时慷慨解囊,赈济灾民,奴婢的家人早就饿死了。
祈王殿下善良仁慈,天下人无不称道,若是连您都被冤枉成谋逆,那也太没天理了。”
赵琰微笑道:“这位姑姑谬赞了。”
方姑姑将粥和小菜放到桌案上,又揭开托盘的底部,里面又露出薄薄的一层,放着两碟小菜,分别是板栗烧鸡和爆炒肚丝。
“这点青菜哪里吃得饱?奴婢知道殿下爱洁,这两样菜是奴婢自己做的,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但好歹干净,有些油水,比光用青菜要强些。”
赵琰道:“谢过姑姑。”
方姑姑摆好饭菜,又嘱咐他趁热吃,这才端着空盘子离开青玉殿。
她还要去给馨晨殿的那位娘娘送饭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