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为他家儿子求娶焦淑清!
要说里正的儿子吴思贤,也算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软件硬件都是平均线以上水平。
焦家被提亲,倒是有些开心。
一家有女百家求。
淑娘年纪还小,就有人求娶,正是说明了焦家的姑娘出色。
在综合考量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焦母便初步与吴家有了共识——这事儿有门。
刘兰芝倒是有些别的话语,悄悄对焦仲卿说:“咱们家淑娘各方面都是出挑的,娘怎么不多看看?”
刘兰芝自从确诊有孕之后,就没再去县城住着了。
焦仲卿挠挠腮:“许是想着淑娘若是嫁的近,还是有个照料吧?”
不得不说,焦二哥难得是机灵了一回。
焦母的思量就是:虽然女儿很出类拔萃,莫说是里正的儿子,就算是县令、太守的儿子也是配得。
可是高门嫁女哪里是这么容易的,淑娘自小性子就正,主意也大,若是嫁入高门,不知道会不会过得快活。
里正家就不同了。
乡里乡亲,知根知底;那吴思娘又是淑娘的闺中密友;再有焦仲卿的主簿身份对着县令、太守许是不够看,可是对着里正却是足够了,万一淑娘以后受了气,家里人也能为她讨脸面。
焦淑清不知道,焦母为了自己的婚事是费尽思量。
就好像“丈夫出轨,妻子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淑清是焦家最后一个知道自己正在议亲的人。
乍闻这个讯息,淑清倒是愣了神——至于吗,自己才十一岁。
“很是该议起来了,你以为每家姑娘都像你二嫂一样,十六七岁才发嫁?”
焦母点了点淑清的额头。
“可是,我才十一岁啊,阿娘。”
“只是议亲,又没让你立时嫁过去。
至少得等你及笄。”
淑清算了算,还有三年多,足够自己完成任务了,便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两家的默契之下,这一双小儿女的婚事基本上是定下了。
焦母顿觉宽慰:老大家里已经有了儿子、老二家的也怀上了、淑娘的婚事有着落……现在焦家有青砖大瓦房、有良田百十亩,自己这半辈子操劳也值了,到底下见了老头子,也算是有交代了。
…………………………
焦家一片何乐。
吴家却正一片闹哄哄。
原先,吴母就想要亲上加亲,把妹子的女儿与自家儿子凑对。
没想到自家男人怎么也不答应,现在更是绕过自己,找人去焦家提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