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大的院子,住了七家人,宋舒茜很震惊,这也太拥挤。
更让她匪夷所思的是,一个房间,中间隔着一个帘子,就住了两家人。
那晚上两口子做点什么多不方便。
“建国,你说他们为什么不分家,分开了找单位分房不就好了。”
卫建国给她解释,“单位的房子也很紧张,一家人住在一起,还可以相互帮助,都有个栖身之所。
如果分家了,不说别的锅得自己准备一个吧。
铁是战略资源,非常难得,买一口铁锅需要5张工业票和12块钱,普通工人一个人的工资才15块钱。”
“我是真没想到,现在城里住房这么紧张。”
想到之前看到的报纸,宋舒茜小声说,“之前我不理解上山下乡,好好的城里孩子,根本没种过地,弄到农村除了添乱还能干什么。
现在我明白了,城里人口饱和,安排不了这么多人,就让他们去乡下,寻找出路,也是不不得已而为之。
而且十几岁时,人最冲动,无所顾忌,最容易闹事儿。
建国,我有预感,上山下乡还要继续,力度还会增大。”
在这些方面,卫建国一向相信宋舒茜的判断,暗自决定回去给战友提个醒,家里有适龄孩子的尽快安排工作。
晃荡到什刹海,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湖边的绿树,宋舒茜一眼就喜欢上了。
她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特权阶级,“建国,之后我们关注一下这里的院子,等时局好一点,我们买两套附近的院子,自己住或者用来投资都是很好的。”
卫建国点头应好。
想到什么他问“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要给两个孩子准备什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