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正看了徐博文一眼,得到他的应允后,开始跟林懿娓娓道来。
这件事情得从杨家祖辈创立杨福记开始说起。
杨家祖辈在186年前开始在玉兰市酿醋售卖,刚开始是为了糊口,但由于所酿的陈醋味道酸甜适宜,价格公道,购买的人越来越多。
市场需求大了,那么跟风的人多了,杨家祖辈为了让自家陈醋跟别家区别开来,特意起了个名字,叫杨福记陈醋。
一百多年以来,走过了纷纷扰扰的历史长河,杨福记还是屹立不倒。
在生产陈醋的基础上,向多元化的调料市场发展,比如酱油、麻油等等。
在九十年代初,杨福记先后成为了玉兰市著名商标称号、玉兰市名牌产品,甚至后来获得了国家百强老字号。
当时执掌杨福记的杨贵明更是在2000年首创出石榴醋这款软饮料产品。
石榴醋凭借杨福记老字号的光环,一经推出市场,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销量节节攀升。
许多商家开始效仿杨福记推出各种陈醋饮料,但杨福记依旧是市场老大。
眼看着杨福记发展越来越好,杨贵明的母亲却出来阻止了。
杨母是一个思想顽固的人,她觉得卖陈醋饮料是违背了祖业,要求杨贵明停止生产石榴醋。
杨贵明有些愚孝,一方面不敢忤逆母亲的意思,另一方面又舍不得放弃软饮这个庞大的市场。
恰好这个时候辉煌集团(当时还叫辉煌公司的一家小饮料生产企业)前来跟杨贵明租借“杨福记”
这个商品,使用在自己生产的石榴醋饮料上。
迫于母亲的压力,杨贵明以300万一年的价格,把“杨福记”
租借给辉煌,授权它可以生产罐装的石榴醋饮料,而玻璃装的石榴醋饮料依旧由杨福记自己生产。
杨贵明跟辉煌签订的商标租借合同是从2003年8月1日到2013年7月31日,合同到期后,又续签了四年,延期至2017年7月31日。
本来商标租借合同还有两个月就到期了,随着软饮市场不断壮大,杨福记不打算跟辉煌继续签订租借合同,今年年初就已经书面通知对方。
岂料,对方却拿出了一份十年的延期合同出来,有效期一直到2027年7月31日。
林懿看着这份延期合同,眉头皱了皱,“这合同是谁负责签的?按照杨福记目前的商标价值,这商标租赁费简直就是白菜价。”
作为杨福记人,周宏正都为这份合同感到“羞耻”
,这明摆着是白痴才做出这种事情来,他不禁抓了抓头。
林懿看他没说话,转头看向徐博文,眼都不眨一下盯着他,“这么没脑子的合同,该不会是你签的吧?”
徐博文瞥了她一眼,“我像这么智障吗?”
林懿点了点头,诚恳道:“像。”
徐博文的脸添了一层薄怒,周宏正立刻出来打圆场,“这是我们杨福记的副总,窦朝荣签的。”
林懿直接把合同往桌子上一扔,质问徐博文:“你果然是打篮球的,这样的人也敢请来当副总,一点识人的慧眼都没有。”
周宏正一听,不愿意了,“林律师,我们徐总看人还是很准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