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黛听这话实在。
不免有些得意,安慰道:“姐姐在家做饭不也一样,何必自怨自艾。
咱们这叫各展所长。”
相比起来,她更乐意同李墩一块外出干活。
李墩却瞅了方火凤一眼,没出声,专心扫起场院来。
方火凤对青黛道:“妹妹快去洗把手,我这就去摆饭。”
那语气神态轻松自然,与往日沉默大不相同。
李墩更诧异,停住手,目光深深地看着她走向厨房的背影。
一时忙完了,三人吃饭。
饭罢,收拾洗浴完毕,方火凤搬了古琴,坐在房里弹奏起来。
李墩在书房静静听了会,遂铺开纸张,挥笔写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写完掷笔,也拿了洞箫吹奏相合。
一时陈青黛走进来,看见李墩写的诗,听见他二人琴箫合奏,兴起,也拿起笛子吹奏相合。
李墩一笑,停下让她,使她有发挥空间。
忽然,院外某处也传来一股笛音,悠扬婉转。
这几股琴、箫、笛音各有特色,互为应答,此起彼落;有时相携相提,互为烘托,半入山野半入云,令这初夏的夜晚情致盎然!
李墩静静听着,直到夜深……
自这日起,方火凤精神灵动起来,仿佛栽下两天后扎根成活的菜苗,透出郁郁生机。
操持家务之余,她不大爱去山野,只在家弹琴作画、看书写字,日子过得娴静而悠然。
无意间,她发现书房里有诸如《真元妙道要略》等有关炼丹术士所著手稿,并一些冶炼铸造方面的书籍,看情形李墩经常翻阅,不禁奇怪。
某日变天,山谷西面高墙后传来隆隆雷声。
时值夏日,众人也不在意。
然此后这山上经常有类似雷鸣般的轰响。
有天晴日雷鸣,方火凤和陈青黛等人正在后山坡上挖野葛,看见高墙后腾起一团烟雾。
她心中一动,想起一件往事:当年杜鹃被她大哥带走后,黄元跟着也离家而去。
后来听人说,杜鹃在黄蜂岭逃跑了。
当时岭上湖水被人炸开,洪流乍泄,看见的官兵都说鱼娘娘显灵,发洪水救走了杜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