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同伴也道:“叔叔,婶婶,景渊祝你们百年好合,儿孙满堂。”
一般人家压轿用男孩,不过“女”
“子”
成好,代表儿女双全,所以富贵人家既要压轿童子也要压轿童女。
喜娘立刻笑道:“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早就得到暗示的肖文聪立刻从一名仆人的手中托盘里取出两个很有分量的红绸荷包,探头进去道,“小弟弟小妹妹们,乖,下来,我这边有好玩的东西给你们哦。”
说着,他扬扬手中绣工精致的荷包。
压轿童女刘紫绫这两天见过肖文聪,见他诱哄自己下轿,便一本正经道:“你作一首和夏季有关的诗给我,我就下轿子。”
压轿的孩童不是收到新娘家的红包,再被人夸赞几句就会让出花轿,让新娘子上轿的吗?现场作诗?谁叮嘱她这样做的?丞相外公?这分明是要考肖文聪嘛。
他虽然有些才气,但也只十一岁呀。
众人顿时很担忧地望向肖文聪。
肖文聪皱眉想了一会儿,念头道:“半池米分藕半池香,倒影茅亭入小塘。
珠帘卷动微风起,漾漾青波叶似裳。”
“好。”
他刚念罢,刘翰林便大声称赞。
他一称赞,别人马上跟着鼓掌迎和。
肖文聪拿着一个荷包递给刘紫绫。
刘紫绫笑着接过来,道:“肖家小叔叔,你好聪明。”
说完,她跑出了大红花轿。
被留在花轿里的童男,新郎凌宇轩哥哥的小儿子有些惊慌了,连忙道:“你再做一首夏诗我就下来。”
肖文聪只好努力再想。
别人都等着他,现场静悄悄的。
虽然不是第一次这样被人围观,但如此有压力,肖文聪还是第一次。
他紧张了,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
新郎凌宇轩见状,便道:“景渊,下来,让你婶婶上花轿。”
肖文聪立刻道:“姐夫,你等等,我再斟酌一下诗句。”
还差一些。
听他这样说,别人知道他心里已经有谱了,便继续等待,一会儿后,肖文聪念道:“芳菲尽处何须恨,茉莉墙头正养人。
黄梅杏子轻风雨,满架蔷薇暗暗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