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爷觉得,孙家是阿寿血缘上的外家,自己能就近盯着也好。
防止他们干了什么不好的事儿或者被坑了,给阿寿脸上抹黑。
言娘很高兴。
爽快的把儿子丢给他爹,腿才跨出房的大门,就招呼丫鬟让人去请自己娘和伯母。
林家已经离开巡盐御史这个职位了,马上就要走了,不用那么小心翼翼的,不敢见自己的亲人了。
言娘在后院焦急的等着自己娘家人,考虑着怎么说服他们跟自己走。
毕竟中国人都有故土难离,人离乡贱的思想。
石榴院,丫鬟们进进出出在收拾东西。
见到人后,言娘来不及激动,直接带着两个人去葡萄院,给她们说了林老爷升迁至广东肇庆府任通判。
还说了林老爷的家世,当年科举可是个探花。
自己想娘家跟着去,毕竟林老爷以后没这么忙了,答应自己有时间指导弟弟侄子们读。
又给了两人500两银子,这是自己怀孕时林如海赏给自己的财务的一部分。
其他首饰之类的太华丽,孙家是一般人家,用不上。
就取出来一部分银钱。
言娘快人快语的说到“如果孙家跟着自己去肇庆府,这些钱在路上以防万一。
到了肇庆府有剩的,就当我入股兄弟们的生意,给自己挣点儿私房钱;如果孙家留在扬州,一部分孝敬你们四老,毕竟肇庆距扬州相隔千里,有啥事儿自己也鞭长莫及。
另一部分给大娃兄弟,其他侄子们有父母在身边照顾,唯大娃兄弟跟着年迈的祖父、祖母,有些银钱傍身我也安心点儿。”
原本孙母孙伯母不要这些银钱,言娘这样一说,也就先收下了。
暗暗决定都给大娃兄弟们存着。
时间急,三天后就走,自己还要收拾东西。
言娘让孙母和伯母回去和爹、大伯说,大家说说怎么决定。
如果决定跟着走,也不用急,二管家回京城林府送东西,等回来会经过扬州,到时候和周大夫的家属一起出发。
言娘是希望娘家人跟着去,那样自己就能常见到大娃兄弟了。
这一年多,因为林如海的原因,自己没出府,娘家人也没进来过。
和家里只能通过信件联系。
在信里写一些自己的情况,从来不写林老爷,怕消息泄露。
给孩子写的信中提到过,自古就有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咱们农家子弟,不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舅舅他们做生意辛苦吗
早出晚归,晚上回家还得为第二天做准备。
见了官差衙役要点头哈腰,给好处费。
从回信的字迹上知道,大娃二娃的字越来越好了,已经读完三千百了。
七岁的小娃娃可以嘛
三娃的小脚丫越来越大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