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对着太孙还是有感情的,一下子肯定是转不过来,再者父皇要是真的想对我委以重任,也不会看着儿子和孙子相残。
只要父皇知道太孙不会被亏待,也就会放心把大任交给我了。
母亲何必要为了一时之气惹父皇生气呢。”
魏王把胡启忠的谋划和董贵妃说了。
太孙在皇帝身边长了十几年,一下子给撵走是不可能的。
就是一条狗养了十几年也有感情了何况是真正的嫡孙呢。
要是魏王露出来对侄子恨之入骨的苗头,皇帝肯定是不放心把天下交给魏王。
只有叫皇帝相信魏王会善待太孙,不至于以后骨肉相残,皇帝才会打消顾虑的,放心的把天下交给魏王。
董贵妃听着儿子的话不甘心的说:“我忍气吞声几十年为的就是今天,却不能把那个贱人怎么样。
这些年的委屈算是白受着了,叫我如何能甘心呢。”
“母亲还请忍耐一时之气,等着儿子登上储君之位,到时候天下都是咱们母子的,还要发愁这些小事么。
现在还请母亲以大局为重,我还要求母亲一件事呢。”
魏王安抚着母亲不甘。
董贵妃想想也就暂时按下怒气和怨气:“罢了,我也不是不知深浅的人,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这个宫里眼前得意不是真的得意,谁能长长久久的得意才是正的赢家。
等着我儿登上大宝那一日,才是我真正扬眉吐气的日子。
你说叫我做什么?是在你父皇跟前帮着那边说话,还是推荐那个官员?”
有个宠妃母亲,魏王能很轻松的在皇帝跟前递话,帮着他的党羽们谋取官职或者探听皇帝的情绪变化。
还请母亲帮着王家多说好话,一个劲的夸奖王家的姑娘堪当太孙良娣的位子,今后肯定能做个称职的皇后,母仪天下。
请父皇今早的定下来太孙良娣的人选。
若是父皇同意了王家的姑娘做良娣,母亲就顺势说为了皇家脸上好看请给王家封爵。
王家现在的爵位太低了,怎么也要是个国公。
凭着王长春和他儿子的功劳承恩公就算了,不如真正封国公才好。
没等着魏王说完,董贵妃先叫起来:“你是真的糊涂了,我帮着王家说话!
还要撺掇着你父皇定下来太孙的婚事。
你可要想清楚,这个节骨眼上万一陛下真的下旨侧缝太孙良娣不就是昭告天下太孙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