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瑛和大部队都在南边还没回来呢,皇帝已经和官员们商量着战后的种种事情。
论功行赏,立功人员的名单拟出来,银子和官职要怎么分配。
宝钗回来,早有丫头婆子们迎接出来,见着这些人要给自己贺喜,宝钗忙着制止:“你们先别急着说这些面子上的话,把人都叫来我有事情吩咐。”
家里的人见着宝钗脸色严肃,也不敢造次了。
很快的家里的下人都集中到正房前面的院子里,黑压压的站了一地。
一时忽然见正房的门打开了,莺儿和碧柳两个扶着宝钗出来,小丫头们抬过来一张圈椅请宝钗坐下来。
她眼神扫过整个院子,一瞬间整个院子鸦雀无声,连着呼吸声都仿佛听不见了。
她缓缓地张嘴说话,清脆的声音仿佛是珍珠落在翠玉盘子,发出清冷的声音。
“虽然大军得胜,可是这些功劳也不是咱们一家的。
这是皇上的洪福齐天,底下将士们拿着命挣出来的。
在皇上的嘉奖旨意下来之前谁要是胡说些什么王爷的昏话,不用回我立刻撵出去。
咱们家用不起这样轻浮的人。
最近这些天没有事情的不准出门,谁和别人交头接耳的也是立刻撵出去!”
宝钗一番制度下来,这些下人立刻收敛了娇矜之气,再也不敢肆意张扬了。
训诫了下人,宝钗回了房里,莺儿和碧柳见着天色晚了,道:“奶奶天色晚了,今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
宝钗这里看了孩子就休息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皇帝赏赐的旨意下来,两个带兵的将军各自升官,一个做了广州将军,一个调任湖南,都得了嘉奖和爵位。
有功的军士们也是有了赏银和假期。
水瑛本来能够得到亲王的爵位,可惜忠顺王在皇上跟前辞了,说水瑛年纪小,这场战争都是两位将军的功劳,和水瑛没什么直接关系。
再者水瑛一下就是亲王了,这样太引人注目,容易引人嫉妒不说,对着水瑛年纪轻轻的也不是好事。
将来再有了战功怎么办呢?皇帝见着见忠顺王言辞恳切,也就同意了。
水瑛没有做成亲王但是工资涨了,领亲王的俸禄,同时皇帝给水瑛升官了,京城内外的防务军队全给水瑛调遣。
他成了侍卫内大臣,掌握着整个皇城和京城的一切风吹草动。
因此看起来水瑛似乎没得到万人瞩目的亲王爵位,其实他的收益更丰厚。
县官不如现管,在那个时代都是适用的。
宝钗在家里听见消息,心里却是一阵轻松,水瑛太年轻,少年得势更容易叫人嫉妒。
饶是这样,这几天家里人来人往的,看着那些谄媚的面孔和奉承,宝钗终于明白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
身处高位可不是底下看的那样舒服。
看起来整天在绮罗丛之中,锦衣玉食,其实这些都要付出代价的。
正在宝钗每天计算着水瑛回来的路程和日期,这天小丫头忽然进来通报:“陈家大奶奶来了,说给奶奶贺喜来的。”
黛玉自然和那些人不一样,宝钗听着黛玉来了有些微微的诧异。
陈家给人的印象是一向不与权贵们过从甚密,在朝政上只是听皇上的意思,号称是不结党的。
前几天消息水瑛册封亲王的消息甚嚣尘上,只有陈家没什么表示,更无上门送礼等事。
这几天水瑛册封亲王的希望没了,来巴结的人少了不少,陈家的人怎么反而是来了?
宝钗心里思忖,一边出来迎接。
黛玉如今是生活美满,和丈夫琴瑟和谐,全家上下都是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如意,人也是精神了,加上身上的装扮和首饰都是极好的,远远一群丫头仆妇们簇拥着进来恍如神妃仙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