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28章(第1页)

>

涂莉莉纳闷,到底什么木头和树叶,这么值钱?

阿鸿也说不太清楚,只是说,好东西!

你也会喜欢!

奇奇怪怪。

*

至于其他的,半天时间也看不出来什么。

部落的社会形态表面看起来是“男主外女主内”

的社会形式,但首领不在,管事的不是其他男人,是鱼婆;

居住条件方面,男人们除了首领,全都住的比较小的单人帐篷;女人住的帐篷普遍大至少一倍,因为孩子们基本上都“不知有父”

,全都跟随母亲居住。

有一半孩子连母亲都说不上来到底是哪个男人的崽,可孩子的生母却是肯定的;

原始社会大致上算有限的“群婚制”

,一个成年女性不太可能跟部落里所有成年男性搞生命的大和谐,她们通常会选择看得顺眼的几个男人;男人也可以跟不止一个女人做点夜晚运动,这是双向选择;

女性的“出婚制”

是避免部落里的育龄男女血缘关系过分亲近,但也不是没有同父异母兄妹成为伴侣,同母异父的也有,只是比较少;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原始人类已经从经验中得知血缘关系太接近,产下基因缺陷的孩子的概率会提高;之所以是女性“出婚”

而不是男性“出婚”

,当然是男性要保卫部落,所以一个小部落里保持血统的亲缘关系很重要。

女性到附近部落也是基于交换的原则,不一定是A部落去B部落6个女人,B部落就有6个女人到A部落,通常会在好几个部落里互相倒腾,最终每个部落都要保证人口大致持平;这可以视为是“换婚”

,但不是有目的的将部落中的女性当成“物资”

交换别的部落的“物资”

,只是非零和游戏总是能微妙的保持平衡。

这是涂莉莉看了鱼婆的“账本”

后得出的结论。

没有文字,鱼婆要如何记下部落里发生的大事呢?

“结绳记事”

是一定的,但绳结不是普通的绳结,会在绳结上系着代表关键词的物品;比如,这个名叫“红松”

的部落每生下一个男孩,绳结上就会系一个木雕小松树;生女孩则是一个木雕小松果(松果同时也寓意着将来长大后会多子);死了一个猎人系上一个只有一半的木雕小松树;死了一个母亲,则系上半个小松果;离开部落的女孩,用小小的木雕松子表示,有时候一年要离开好几个女孩;

人口数量非常重要,光靠记忆力不一定准确,一定要有记录,但问题还是没有文字,无法方便快捷的记录;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鱼婆用木炭在木板上画帐篷,一个帐篷代表5个人,不足5个人的零头画小人表示,一年记录一次;鱼婆从15岁就是红松部落的巫女,如今30年了,就保存了30年的人口记录。

30块木板,翻起来也很快,红松最多的时候有157人,最少的时候只有108人。

涂莉莉当然诧异为什么人口的上下限波动如此之大——因为基数太小——鱼婆说,那是因为被人杀死的和抢走的。

她又比划着问,之前的记录呢?鱼婆摇摇头,说没了。

至于原因,鱼婆说了一堆话,她几乎都没听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