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取出西服口袋里的自来水笔,将自己的卡片,写了两行字在上面。
因道:“上午十一点到十二点,下午三点到五点,他总会在写字间坐一会子的。”
魏太太接过名片看了一看,笑道:“老范还有写字间呢。”
陶伯笙道:“那是什么话。
人家作到几千万的生意,会连一个接洽买卖的地方没有吗?”
他口里虽然是这样说话,手上的动作,还是很忙的。
说着,把皮包夹在肋下,手里还捏了半个小面包向嘴里塞了去。
魏太太知道人家是去抢买金子,事关重大,也就不再和他说话。
陶伯笙匆匆地走出大门,天色已经大亮。
李步祥又吃了三个小面包,又喝了一碗热开水,肚子里已经很是充实。
跟在陶伯笙后面,由浓雾里钻着走。
街上的店户,当然还是没有开门,除了遇到成群的早操壮丁,还是很少见着行人。
陶伯笙道:“老李,现在还不到七点钟,我们来得早一点了吧?”
他笑道:“我们挨庙门进,上头一炷香,早早办完了手续回家,先苦后甜不也很好吗?”
陶伯笙道:“那也好,反正走来了还有走回去之理?”
两人穿过了两条街,见十字街头,有群人影子,在白雾里晃动,其初也以为是上早操的。
到了附近,看出来了,全是便装市民,而且有女人,也有老人。
他们挨着人家屋檐下,一字儿成单行站着。
有些人手上,还捏着一叠钞票。
陶伯笙道:“怎么着,这个地方也可以登记吗?”
第九回排 队(3)
李步祥哈哈笑道:“老兄,你也不看人家穿些什么衣服,脸上有没有血色吗?他们全是来挤平价布的。
你向来没有起过大早,所以没见过。
这前面是花纱局一个平价供应站,经常每日早上,有这些人来排班挤着的。
挤到了柜台边每人可以出六七成的市价买到一丈五尺布。
布有黑的,有蓝的,也有白的,但都粗得很,反正我们不好意思穿上身,所以你也就不会注意到这件事。”
陶伯笙听他这话,向前走着看去,果然关着铺门的门板上,贴了不少布告,机关没有开门,那机关牌子,也就没有挂出来。
那些在屋檐下排班的市民,一个接着一个,后面人的胸脯紧贴了前面人的脊梁,后面人的眼睛望了前面人的后脑勺,大家像是发了神经病似地这样站着。
陶伯笙笑道:“为了这一丈五尺便宜布,这样早的在这里发呆,穿不起新衣服,就少穿一件衣服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