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敦堂则是因听静嘉说起喜欢辛弃疾的词,送了她《稼轩长短句》。
其余人大多都是走个过场,她那个满脸痘疤的妹妹送的是自己绣的香袋,静嘉看着她两颊褐色的痘印,实在是同情不已,难得温温和地道了谢。
三位姨娘都是送的些玩意儿,什么玉佩、手把件儿一类。
静嘉按着礼数一一谢过,让姚黄代为收好。
巳时左右,孙家人登门造访。
邵氏带着敦堂、静嘉两人迎在门口,孙夫人、毓瑾二人先后下了马车。
静嘉几不可见地皱了皱眉——怎么没见毓慎?
她面儿上未表,仍是按着礼数和敦堂一起向孙夫人行礼。
静嘉疑惑地也是邵氏疑惑的,先前同孙夫人联系的时候没听说毓慎来不了呀。
邵氏不多掩饰,直接问道:“慎哥儿呢?怎么不见他?”
孙夫人一脸骄傲,“临淄郡王非要他去册封大典,慎哥儿不好推拒,今儿便和他爹一块儿进宫了。”
静嘉不免生出一点失望来,本以为自己的生日对他来说很重要呢。
但是男人有事业心应该更可爱?静嘉这么宽慰自己。
正思忖着,孙夫人上前拉住了静嘉的手,“不过今儿走的时候慎哥儿说了,册封大典一结束,便出宫来看咱们的小寿星,还说给嘉姐儿带了份儿特别的礼物呢。”
邵氏忙道:“慎哥儿如今事多,何必巴巴儿来一趟呢,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他个孩子,事儿能多到哪里去?不过是陪着临淄郡王读书罢了,比在国子监的学业还轻松些。
嘉姐儿的生辰才是重头儿,是不是?”
孙夫人给戴的这个大帽子静嘉可不敢受下,跟皇子比重要性?静嘉还没那么玛丽苏。
“婶娘这么说岂不是见外了?我也盼着毓慎能前途似锦,一展宏图呢。”
邵氏听静嘉避重就轻闪过话头,心放下了几分,当即引着孙夫人娘儿俩往德安斋去。
甫入德安斋,孙夫人便让贴身的丫鬟捧上了一个锦盒儿,递到静嘉跟前儿去,笑吟吟道:“这是婶娘给你的生辰贺礼,快打开瞧瞧可喜欢么。”
静嘉余光扫了眼邵氏的表情,见她微颔首,方接过锦盒,小心翼翼地打开。
未料及,竟是一串一百零八颗子珠的绿松石挂珠儿。
静嘉看得有些发愣,却闻孙夫人续上先前的话:“婶娘特地请岫云寺的住持开了光,住持师父还夸你年纪虽小却格外有慧根呢。”
不等静嘉发表看法,邵氏已经□嘴来:“她一个小孩子,哪里受得住这么大的礼,你也真是的,都不与我商量商量。”
孙夫人不怒不恼,仍是满面笑容,温和极了。
“怎么就受不住了?我与咱们嘉姐儿投缘,这丫头又最懂事聪明,今年满了十岁,该是收份儿大礼的。”
静嘉不敢接,捧着这锦盒儿犹如抱了个烫手山芋,扔也不是留也不是。
邵氏总觉得今日孙夫人说话暧昧,仿佛暗示什么一样,格外谨慎,再次替静嘉婉拒。
“十岁的小丫头,哪儿用得上这么贵重的佛珠,赶明儿再让佛爷记住了,下来罚她。”
孙夫人摇头,半分不肯退让:“这是哪里的话,我还特地问了住持,他都说了不打紧,你替孩子挡什么福?来,嘉儿,你若喜欢就收下,若不喜欢直接同婶娘说,婶娘再补给你别的,这样可好?”
皮球又被踢到静嘉脚下,她总不能说我不喜欢吧?看了眼无奈的邵氏,静嘉只好道:“婶娘一番好意,嘉儿便领了,但婶娘以后再不可送嘉儿这么贵重的东西,倒显得格外生分。
嘉儿可是把您当亲婶娘看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