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有何美?”
“这……可使人行端步正,成仁人君子。”
东方摇头:“殿下,世上圣人无多。
我辈效仿先圣,是要使自己有所得,有所悟。
若只一味仁德,而不明白这个道理,活过一世也不过是一个好人。
所以‘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智?’此句正好破题。”
允宁欣然点头道:“不错,这句便是好的。”
东方忽又接道:“其实邻里相处,便和人与人相处是一样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丢了斧子,便疑心是他的邻居偷了去。
他存了这样的心思,第二天看到他的邻居便越看越像贼,认定是那位邻居偷了他的斧子。
然而又过了一天,他在自己家找着了斧子,才知道自己冤枉了别人。”
“所以一个人单凭自己的念头就对他人妄言生意是不对的。
即使对自己没有什么损失,对他人也是不公平的。
世上的人常常不自觉地说出这种话,做出这种事。
是以君子当三思而后行,以免作那些轻佻之言。”
东方说着,不明含义地微笑,将坐席旁的一把雕花象牙折扇拿起来,顺手放在案角上。
承锦在那屏风后,倚了柱子听他二人说话。
此刻听得一阵愤怒,险些将茶杯给打翻了。
他说得那么道貌岸然,那么冠冕堂皇,那么字正词严,承锦恨不能出去跟他辩上两句。
只听允宁道:“你这样一说,我倒也觉得是的。
平素看那些丫鬟仆役时有斗口吵闹,只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以自己的意思为准。”
东方微笑道:“殿下如今明白了这个道理,若旁人这么对自己,便可视若狂言乱语,不予理会,也不必生气了。”
他说完,站起来,“时候也不早了,我今日抄了些公文,还要回去理出来,这便告辞了。”
“你这就要走?”
允宁也站起来,忽想起承锦还在后面,也不便多留东方,只得黯然道:“先生的道理总是让人受益非浅。
前日听了你一席话,让我释怀不少。”
东方见他不悦,正色道:“仁德固然能给人智慧,困厄能给人更大的智慧。
殿下若能从中有所得,便不辜负人生之意了。”
允宁听了,笑道:“我明白。
我送你出去。”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院子。
两人才一出去,承锦从那隔间里转出来,心中甚是不平。
一回头要坐,忽发现自己那柄象牙折扇放在了案角上。
她坐下来,拿起那扇子,四面一看,回想了半天,才记起刚才仿佛是忘在了坐席旁边了。
承锦不由得发起愣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