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见谅。
因为田岭在京中有消息来源,霍奉卿也是怕打草惊蛇,在没有准备万全之前,不敢按正常规程上报。
在京中向督查院匿名投书的人,其实是我私人借给他的。
若督察院要就此事追责,后果该我来担。”
云知意道。
巡按御史看着她,默了默,笑着摇摇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您误会了,今日若换了别人,我也会这么做,”
云知意认真解释,“投书的确实是我的人。
我当初既同意将人借给他用,就没打算推诿这责任。”
巡按御史笑笑:“罢了。
既田岭谋逆、通敌是真,素合的旧案也是真,便也没什么好计较。”
“多谢大人雅量。”
云知意松了口气,回他个大大的笑脸:“此次霍奉卿先借您之力,通过公审向百姓抛出素合这个案子,田岭在原州已再无可能获得民心拥戴,朝廷对他最大的忌惮就解除了。
边境上有淮南军府协助固防,外敌也不足为患。
后续只需按律照章,就能一顺百顺。”
世间任何事都有利弊两面。
通常情况下,若百姓对某个特定官员有着强烈的信任、依赖与拥戴,那同时也意味着,百姓对这个官员会有比对别人更严格的期许。
若然这个官员行差踏错,百姓曾交付给这人的信任、依赖与拥戴将在瞬间被收回。
多年来,朝廷一直咬牙忍着田岭坐大,无非也就是忌惮田岭裹挟民意。
今日公审素合一案,消息很快就会在原州传开。
加之霍奉卿也早就谋算好各个环节,确保外敌不敢轻易来犯,田氏的人也全数在掌控之下。
所以,如今的田岭前无“民意”
护身,后无外敌来援,再也掀不起什么浪,除了束手待毙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确是如此。
待你们两府合议的规程走完,我将他押送进京交由三司会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巡按御史颔首,“云大人想说什么?”
云知意抿了抿唇,深吸一口气,直视着他:“为原州人做长远考量,此案中有一些细节不宜对外张扬。
待两府合议之后,我会让刑律司准备两份呈文。
一份供陛下及京中各部了解案情真相,另一份,做为最终结案时对外宣布的参考。”
比如“提线香”
,比如槐陵北山里的陨星矿。
这两样东西最好是秘而不宣。
若被广为人知,谁敢保证没有别的什么势力打起歹主意?那原州就要不得安宁了。
云知意想了想,又补充道:“您只需在押送田岭回京后,帮我将两份呈文递交陛下。
至于如何说服陛下及各部,我会另行设法,绝不让您为难。
您放心,我也不会让您白帮这个忙,算我云知意欠您一份人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