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59章(第1页)

>

回去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两人穿着新衣服,又带回来许多布料,知道他们要结婚了,都跟他们道恭喜。

杜若歌的嘴要咧到耳后,“谢谢谢谢,到时请你们吃糖。”

六月初八,是“沈兰”

的生日,十八岁,意味着,达到了结婚年龄。

生日当天,上次她还去了缝纫铺。

下午沈兰就跟着杜若歌去领了证,拿到结婚证的同时,两人领到两斤糖果票。

沈兰自己又拿了两斤糖果票出来,去供销社买了四斤糖果。

只要是队上来的小孩子,每人都能分到两粒糖。

谢小强也来凑热闹:“沈兰姨,我可以有吗?”

对于谢小强,沈兰的印象还不错:“当然!”

她拿了糖给谢小强。

谢小强:“沈兰姨,你要幸福,我发现我奶奶老是说你坏话,你要小心她。”

这也算歪脖子树长出好苗子?沈兰挑眉,又把了一把糖给谢小强。

第42章大好的日子

沈兰和杜若歌虽然扯了证,但因为还没办喜酒,两人仍是分开住的。

在农村,管你有没有结婚证,别人不会看中,但是你没办酒,那就是没结婚。

考虑到稻谷要成熟,马上要双抢,沈兰和杜若歌也没有拖着,定在六月初十办喜酒。

桌椅条凳,都是从相熟人的人家借来的,甚至是锅碗瓢盆。

大福大队的碗,每一只都在碗底有个字,有些是林,有些是胡,有些是谢,有些是沈……,都是各家的姓。

杜若歌疑惑,问碗底刻上字有什么用,沈安莲告诉他,“农村人每家的碗都不多,遇上办喜事之类的,碗就不够,得从各家借,到时碗混在一起,就可以根据碗底的字判断哪个碗是哪家的了。”

杜若歌恍然大悟。

他发现,不仅是碗底刻了字,就是桌子、凳子底下,都用毛笔写了字。

杜若歌一口气买了十斤肉,准备了五个菜,一个辣椒炒肉,一个咸鸭蛋,三个小菜,也算是两荤三素,在大福村,算不错的伙食。

此外,每一桌还用小碟子装个十几颗糖果,大概一人能分到两颗,这是别家办喜事没有的。

想想也对,结婚就两斤喜糖的指标,若不是他们自己还有糖果票,也经不起这么造。

杜若歌请了胡队长帮他们主持,胡队长的媳妇张赛兰帮他们接待客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