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就这样,在这个时空里,印第安人有了桃源族的称呼。
和原住民桃源族达成共识后,除了金沙河外,在桃源族的指引下,甄英莲他们还找到了更多的矿石,铁矿、铜矿、硝石、硫磺矿等等都有。
原先供职火器营的匠人的效率是极高的,他们能来也是里面的个中好手,只两个月,这在新大陆的铁器制造工坊就建造出来了。
而铁矿再加上硝石和硫磺等材料,不出一个月,就能造新的火炝和红门大炮了。
当然,有了制造工坊,也方便将金沙造成金条储存。
但是只有金子没有吃的是不行的,一边制造工坊在建造运行,一边是淘金,而另一边自然是种地。
三百人轮番作业,加上原住民提供的当地食物种子(土豆番薯之类),很快就在肥沃的河谷开垦出几十亩的良田。
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华民族的基建速度和种田效率。
等到了冬季,准备返航前,三百人已经可以完全摆脱采集食物,吃上这边自己种植的粮食了。
“真好呀!
这里的土地没怎么被开发过,肥沃的很。
这次回去可以将更多的种子带回来种植。”
吃着新鲜舂好的米煮的大米饭,甄英莲感慨道。
他们这次返航不是全部的人都回去,三百人中只六十人随甄英莲回去,李参领统筹剩下的兵民,依旧在这里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等再回来时便可以轮番安排着回去。
甄英莲这次带回去的除了一箱箱的金子,还有狩猎的各种动物炮制的皮草以及西洋参。
依旧是顺着洋流回去,不过因为路线不同(回去是顺着北赤道暖流),回去要比来的时候用时短,来的时候用了三个月,回去只要两个月。
回去先到达的港口是岭南,岭南知府依旧是冯渊,不过这人这些年却是没有多少长进——他读书行,要他实干只会掉书袋,这些年州府的事务都是贾探春帮着管理,他就是个传话筒般存在,这里又“天高皇帝远”
也没那么多酸儒抗议。
民众也有万事问知府夫人的认知。
就连这来迎接远航归国船队的码头上,都是贾探春在一一吩咐,冯渊那是不知道从哪里行色匆匆赶来的。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一句性格决定命运呢。”
和冯渊贾探春叙旧后,甄英莲感慨完又继续北上,他们总是要在过年前抵达京城才好。
远洋的船队的回归,是这个年最好的“年礼”
。
圣上没想到甄英莲他们能这么快回来,还带回了十万两的金子。
这才一年,已经将去的时候的投入都收回来了。
圣上听着甄英莲的汇报,很是满意。
“你们做的很好,对于未知之地,向来是先到先得。
朕可以将这一年里,松江造出来的所有船只都给你,还有再派些愿意去的人,去那边建立新的州府,成为我国的封地。”
而对于洋人和原住民之间门发生的事情,圣上对本朝国内的洋人越发警觉起来,派刑部的人暗暗调查,将他们的轨迹排查清楚,多加提防。
这一调查不巧,发现因为节度使的疏忽,隶属于我国的东南岛发生了类似洋人屠杀原住民的事情,这件事竟然只当做“商贸冲突”
处理了,那些洋人还得了我们的地作为自己的中转港,现在知道洋人骨子里的忘恩负义,那就要派水师去匡扶正义、扬我国威了。
因为圣上打算在海的那一边建成我朝的州府,所以一个州府要有的行政配置也要跟上,虽然有金子的诱惑,但是吧,这些为官的,对岭南都避之不及,哪有几个乐意跑那么远。
圣上看着这么一个个好借口的臣子,心中满是怒火,最后他直接任命甄英莲为长乐州(取道教“长乐世界”
之名)的知府,并特提了她封地藩王的待遇。
那些迂腐的儒生和眼红的臣子这时候开始叫唤了,纷纷上书弹劾甄英莲这个还没上任的“藩王知府”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