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感激子川为她解围,她向“怀山”
道谢时非常的恭敬:“您就送我到这里吧?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那好。”
怀山从善如流,道,“我站在这里,看着你进去再走。”
周少瑾这才却发现他的声音非常的嘶哑,像把陈旧的老胡琴似的。
或者是心情的缘故,她并不觉得难听刺耳。
她再次向怀山道谢,转身朝牡丹台走去。
一面走还一面想,看怀山的样子,应该是子川的随从之流。
可正应了那句老话,有其主必有其仆。
他看上去冷冰冰的,可实际上他和子川一样,都心思善良、温柔细心、宽厚体贴。
她回过头去。
怀山果然还站在甬道的中间望着她。
她朝着怀山笑了笑,走进了牡丹台。
台上正在唱《四郎探母》。
翡翠焦虑不安地在通往牡丹台的甬道旁等她。
看见她,如释重负地跑了过来。
周少瑾想着以后还要去寒碧山房抄经书,少不得要和翡翠打交道,她既留了把柄在自己手里,自己与其嚷得人人皆知打了翡翠的脸,还不如趁此卖个好给翡翠,方便自己以后在长房行事。
所以她没等翡翠开口已笑道:“我们一起去见老夫人吧!
大爷那边的差事了了,我们也得去禀老夫人一声。
只是不知道那钮印最后拿出来了没有——我已经尽力了。”
这是不想追究啰!
翡翠看了周少瑾一眼,曲膝低声说了句“多谢二小姐”
,然后若有所指地道:“多亏了二小姐的主意,用红绳把那钮印给勾了出来,我正想陪着二小姐去给太夫人回句话呢!”
彼此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周少瑾笑着点头,和翡翠去了牡丹台的二楼。
郭老夫人并没有看戏,而是和良国公府太夫人附耳在说着什么。
碧玉上前在郭老夫人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郭老夫人和良国公府太夫人都回过头来。
郭老夫人就朝着周少瑾招手。
周少瑾和翡翠上前给郭老夫人行了礼。
众人也不看戏了,都望过来。
翡翠就把那“用红绳将钮印勾了出来”
的话对众人说了一遍。
高夫人当场就松了口气,念了声“阿弥陀佛”
。
郭老夫人则连连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然后让碧玉,“给少瑾搬个凳子过来,坐在我身边陪我们听听戏。
再给少瑾去沏一壶上好的龙井,虽说是四月天,走了这么远的路,估计也热得够呛。”
关老太太看了不免与有荣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