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连连点头,想到杨铎的父亲曾在锦衣卫混得风生水起,很有家学渊源,一拍大腿,沈瑄提醒了他,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宫中的宦官只能传递消息,徐增寿肯定被建文帝盯着,又有是敌非有的徐辉祖,是该派人进京好好活动一下了。
于是,在保护武指挥进京的同时,杨铎又接到了长期潜伏京城,配合徐增寿进行多方联络,伺机而动的重要任务。
杨同知恭敬领命,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虽然比不上战功来得快,但若能高质量完成这份工作,燕王登上九五之日,功劳绝对不小。
至于人身安全问题,造反本就是个掉脑袋的职业。
潜伏京城危险,上了战场也是一样。
造反成功,大家升官发财,分田分房子,造反失败,一起脑袋落地。
经过一番思考,杨铎摆正了心态。
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场机遇。
成败全看他自己。
听闻是沈指挥推荐了他,杨同知不解。
似乎,他同沈瑄并没多少交情?难道是一起夺取真定城的原因?
直到出发,杨同知仍没能想清楚这其中的关窍。
出发之前,杨铎意外点了纪纲随行。
纪百户颠颠的跑过去,万分感谢杨同知的赏识,好似忘记了在德州时,差点命丧在杨铎手中。
孟清和偶然得知杨铎曾在战场上救过自己,在真定城中表达过感谢,杨铎出发时又亲自去送。
看到队伍中的纪纲,眼眸微闪,果然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送行带来的结果,当夜,孟十二郎的后颈又留下了一个清晰的牙印。
摸了摸脖子,仰头望天,好像明白了沈瑄这段日子以来不对劲的原因。
勉强压下不停上翘的嘴角,好吧,他就偷着乐了,怎么着吧!
五月初,抵达京城多日的燕军指挥武胜终于得到了皇帝召见。
这是一次成功的会面。
武胜表示,燕王对朝廷的忠心天地可表。
燕王靖难都是朝中奸臣逼的,绝没有对皇帝不满的意思。
如果没经历过之前的种种,建文帝说不定会相信他的话,如今仗都打了三年,还说燕王没有不臣知心,是骗三岁孩子呢?
就算生气,建文帝也没想把武胜怎么样。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高巍好好的回来,武胜也该全须全尾的送回去。
如果建文帝真这么干了,说不定能为黄子澄和齐泰的募兵争取更多时间。
毕竟是燕王亲口保证使臣在京期间不向南动兵。
千算万算,却没算到方孝孺突然插了一脚。
嫉恶如仇的方大学士表示,燕王欺人太甚!
竟敢派人蒙蔽天子,睁着眼睛说瞎话!
不能把燕王怎么样,必须严惩武胜!
建文帝好被他激烈的言辞吓了一跳,“爱卿,如此不妥吧?”
“陛下,燕逆游说不可轻信!
武胜助纣为虐必须严惩!”
“可战事不利,又斩来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