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现在回过味,已经争着修官道,再加上雇用关外人还便宜,这事进展很快。
两个大关口,每年给朝中贡献不知多少银钱。
这些银钱在用于反哺地方建设,又成良性循环。
如今的朝堂可不是只吃不吐的。
宗室尾巴早已经被甩开,如今只有平王一家供养,这家又是谨慎的,太后,皇上皇后又节俭。
每年
就算除开关口不说,如今国内的粮食丰收,让各地百姓生活都富裕起来。
原本还有人担心谷贱伤农,可关市的开放,已经朝廷整顿后的农务司对粮食价格把控,让各地粮食都处在合理范围。
主要自己人够吃之外,还能运到外地,运到关外,换来白花花的银子,能不富裕吗。
农业的发展,带动商业流动。
看看国库里的银钱,不就是造花里胡哨的东西吗,造。
咱们承平国有钱!
如今对良种培育的拨款,还有工部各项研究的拨款,全国上下都不会反对。
甚至工部可能还要分出几个部门,民用跟军用可能要分开。
不过还在讨论当中。
说那么多就是一件事。
现在搞个科技发展,以纪炀的地位,不需要申请,他自己给自己批准就行。
还用找皇上吗?
所以皇上才有此一问。
“需要我批准,这是多大的工程。”
纪炀笑:“大概是二十里地要用十五石的煤。”
一石差不多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二十里地要用一千八百斤的煤。
这个数字确实夸张。
但还在纪炀的批准范围内。
堂堂承平国学士,几千斤的煤而已。
“还有几万斤的铁,松木,以及大批工匠,到时候可能还要使用关外劳役。”
松木还好说,铁已经很敏感了,到时候还用关外劳役?
皇上皱眉沉思:“你到底要做什么大工程。”
纪炀拱手:“从汴京到旧都,一趟路程需要半个月时间。”
“臣想把它缩短到两个时辰。”
这说的,自然是蒸汽火车,他看到精钢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
看看去往西边出使的使团,千辛万苦,走了几年才到地方。
就连从汴京到古博城都用了两三个月时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