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是不能信的呢?
苏倾娥觉得自己两辈子都吃了不少苦头,但与这些百姓比起来,着实小巫见大巫了,因而也并不能理解他们为了一口吃的,为了几钱银子,便感激涕零、奔波来去,一丝一毫也不敢错过。
还有年逾六十的老叟,感动得跪地叩头,眼泪纵横:“多谢陛下!
陛下隆恩!
愿青州此后年年不再遭灾……”
“愿青州此后年年不再遭灾!”
他们的口吻这下当真是真挚又朴素。
每岁天灾,不知要死多少百姓。
晋朔帝英明,朝中无人祸。
于是他们便只恐天灾。
若无天灾,便是他们最盼望过的好日子了。
为此,他们每年都愿意宰猪头,先祭河神。
又送上鸡血,祭田地。
还有祭山、祭天的……
这也是苏倾娥不能理解的。
在她看来,钟念月为了吹捧自己编的那些话,与她比起来,实在不着边际……
也只有愚民才会信。
若是也有晋朔帝为她撑腰,也有知县为她开口,
这厢马车里,孟公公不由得道:“陛下,姑娘这样编撰……”
“且由她去罢。”
晋朔帝笑道,“不过是孩子心性。”
这样的大旗都扯起来了,到了您的口中还是一句“孩子心性”
。
孟公公心下感叹。
晋朔帝顿了顿道:“不过念念倒也没说错,惟愿青州不再遭灾,耕种有收。”
只一句,便戳到灾民的心窝子里去了。
孟公公闻声一顿,愣声道:“不错。”
这厢苏倾娥还恍惚着呢,突地听得有人低声道:“女菩萨,女菩萨,我跪下求求你,你能多给我两碗粥吗?”
苏倾娥皱眉。
虽然心下觉得这人贪得无厌,但思来想去不过多两碗罢了,于是便微微笑着,命人多盛了两碗。
什么虚无的福运,她给的两碗粥方才是最实在的,这些人吃到肚里时,难道不会感激吗?
其余人见状,却一下也有样学样。
“活菩萨,救救我罢,我要饿死了,且先紧着给我一碗罢!”
“我家中有老母,多给我一碗罢,多一碗便好。”
不过多给两碗罢了。
开了个头,后面便全乱了。
这是苏倾娥全然不曾想到的。
钟念月却丝毫不意外。
自古天下百姓最苦,可人身上从来都有善有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