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爱八卦的妇女就举身边的例子,“我有个表姐在电子厂,听说他们就是集资房,每平1600。
只要出一半就成。
但是只有一半产权。”
集资房的产权由单位和个人两个部分组成。
个人全额出资就拥有全部产权,个人部分出资,拥有部分产权。
如果想拿到全部产权,只要把单位出的钱补齐。
不过集资房比福利房好的一点是,集资房如果辞职,你出钱的部分还是属于你的。
福利房却不一样。
一般都是满十年以上,工厂才会将福利房过户到职工名下。
如果没到年限辞职,那福利房就不属于你。
自然也不可能买卖。
大家一听每平要800,后面那房子,面积好像是70平,那就是五万六,这……谁出得起啊。
不少人议论纷纷,之前是工作年限不够,这次是卡在钱不够。
能不失望么?
有那脑子活的人就问,“能不能贷款?”
他们逛街经常会接到商品房的传单,说起来,每平1600算便宜的。
那些商品房贵的要四五千多呢,贵了三四倍。
有人显然已经打听清楚了,“集资房不能办按揭贷款。”
一听不能按揭贷款,大伙心情别提多郁闷了。
这送到嘴边的桃子,偏偏他们买不起。
比没看到还更让人难过。
有些人家肯定是出不起这个钱的,于是就隐晦地撇了撇嘴,“看来能买得起房子的还得是领导。”
领导工资可比普通员工要高。
就拿邓厂长来说,一个月有一千呢,而普通员工也才三百出头。
众人也无话可说。
谁叫人家是厂长呢。
也有人心存奢望,“如果能便宜点就好了。”
不止其他人这么说,张招娣数着家里的存款,也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真的要五万六,他们也买不起。
白折腾一场。
将钱数好放回钱匣,叮嘱丈夫明天把钱拿去银行存了。
可是没得到丈夫回应,一抬头,这才发现丈夫正在发呆。
张招娣碰了碰他胳膊,“你想什么呢?”
苏爱国回神,“没什么。
遇到一个问题,看不太懂,所以……”
他揉了揉眉心,理科,尤其是需要实际操作的理科,必须看到实物才行。
光看书只能学到理论,没办法结合实际情况。
他这几天进度很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