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到底能不能起死回生,就看这一搏了。
若是没有什么名气的书生,连诗会的邀请函都得不到。
所以即便是在路上随便拦上一人,也有可能是哪个州里有名有姓的才子,他们来这里都是筹备了许久,抱着以文会友、相互切磋的想法,可不是为了玩乐……
与此同时,其他的阁楼内也并不平静。
“柔儿姐,你们说的那位大才子,到底今晚来不来啊?”
一位紫衣姑娘的身旁,站着一位比她小了一两岁的少女,正搂着她的臂膀问道。
“来啊,怎么不来。”
紫衣姑娘笑着回道:
“人家可是京城白鹿书院的大弟子,凡事讲个排场,哪有现在就跑出来的。”
少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是问道:
“今天城中那位差点引出仙钟五响的子木呢?他也会来吗?”
左柔儿闻言,看了一眼身旁的侍女。
侍女跑向后方,片刻后又回来了,对着她轻轻点头。
“他来了。”
左柔儿溺爱地摸着妹妹的秀发,她的身旁还放着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抄筏。
她冲着妹妹微微一笑,开口说道:
“依姐姐看,这位子木先生,说不定会是此次诗会的黑马呢……”
靠近楼阁的中心水榭,某处荷花亭中,几位才子正围坐一团,对今夜出现一些佳句好词进行品读。
他们几人都是徐州本地被人熟知的才子,对诗词一道极为着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