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东宫和西宫。
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
——《下陈州》
按照董何夕的想法,他是想快走几步,追上柳庄,与其一起前去这河西村,毕竟河西村到底是何牛鬼蛇神,现在大家是一概不知,而这柳庄先生虽然胸怀天下,但是毕竟形单影薄,独木难支,恐他一人前去发生危险,自己追上去也好有个照应。
但是,不知怎的,几个人的脚步并不慢,追了许久也未追上这柳庄先生。
董何夕不由感叹道:“这柳庄先生确实是个异人啊!”
王差管问道:“大人何此感叹?”
董何夕道:“我等脚步也不慢,追了如此时间却未追住,可见其脚力非一般人啊。”
那王差管笑道:“我说大人为何如此急匆匆,原来是追这柳庄先生。”
然后王差管看了看前路道:“大人不必感叹!”
董何夕疑惑道:“为何?”
王差管道:“这自古以来,人有人径,鬼有鬼途,龙行于大海,虎跃于山林,各有其道而已。
大人乃是朝廷命官,走于这官道之中理故亦然,然这些三道九流之辈游走于山林小巷之间亦是如此。”
王差管又看了看四周道:“以我度之,这柳庄先生怕不是谈快走了其他小道!”
董何夕道:“那我等也该走小道……”
王差管笑道:“大人啊,这大道一途,小道却有万千,且每个群体的小道也是不同。
乞丐有乞丐的路,樵夫有樵夫的路,我等知道这柳庄先生又是走得谁的路?况且我等又哪里知道那个是小道!”
董何夕道:“这……”
王差管道:“大人,我等且赶路,虽然恐怕慢上柳庄先生些时辰,但是终究不会差太远!”
董何夕道:“那我等赶紧加快脚步吧!”
这时柴大宝道:“大人,你看前面有一老人!”
董何夕一看,原来是七八十的老者挑着一副担子在路边痴痴的,两眼含泪,似乎是有什么伤心之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