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二百零一回小锶之喜欢元曲(第1页)

小锶之喜欢元曲

——注:初学元曲时的体会,甚多不是之处,纯属小锶几年前未懂元曲时的看法。

作者:小锶发表时间:2006031713:12

喜欢元曲,喜欢它那种接近百姓的风格,喜欢它的纯真自然。

元曲没有宋词那种过于雅致的感觉,元曲更接近于生活,唱出了百姓的喜怒哀乐,而又朗朗上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实元曲本就是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

它承继了押韵的风气,只是平仄方面没有像宋词那么计较,而且除个别调子有固定格式,一般加字减字是随意的,就不像唐诗宋词没一种都有固定句式。

只是元曲对押韵要求更高,有的作品甚至一韵到底。

简单地说,元曲,只是简单的一句还是两三句,却通篇连韵,读来朗朗上口。

有的甚至很直白,很口语化,这就是元曲。

我喜欢创作元曲多于宋词,真的,我讨厌宋词那种死按平仄,更多时候缚住了思路的发展。

而元曲,我可以一下子就写得出来了,因为我本身就连新诗也极喜欢押韵,对于这元曲的一般要求通篇押韵,对于我是小菜一碟。

应该来说,只要你写下来的调子很顺,让人读起来像唱歌一样,那么你写元曲就有根底了,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很多元曲是从元剧中选出来的,一句元曲就能让你了解作者的一种心情,如著名的关汉卿、卢致、马致远,都是元曲大家。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剧中的极品,里面许多经典句,抽出来,就是一首极妙的元曲。

如这一首《碧玉萧》——

席上尊前,衾枕奈无缘。

柳底花边,诗曲已多年。

向人前敢言,自心中祷告天。

情意坚,每日空相见。

天!

甚时节成姻眷。

完全是一个深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口吻,然而读来却感情真意切,感同身受。

而张可久的这一首更妙,完全是闺中乐趣。

《山坡羊·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

柳花飞,少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

,团圆梦儿生唤起。

“谁?不做美!

呸!

却是你!”

完全是一个熟睡中的美少妇,刚被惊醒后的娇态,她正在做惷梦,却想不到被小丫鬟吵醒了,于是这个场景,在张可久的笔下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而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却是另一番景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句句写景,层层叠加,有哀景,如“昏鸦、瘦马、夕阳”

,更衬托了断肠人,而暖景“小桥流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