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都靠中央银行救济周转现金,不需要枪杆子银行就会乖乖听话了…”
我朝培根上撒了些乾辣椒粉塞入口中道。
“是这样吗?”
瑞琪有点不太相信问母亲道。
“是呀,我最聪明的老公说得没错…”
韵妤突然现自己语病,双颊浮上潮红害羞地望着女儿道:“老师说得没错…妈妈这几年协助君儿夫人调整我们的资产架构…因为英镑、法郎对黄金贬值,美元对黄金升值…所以妈妈先用美元买入黄金,再用黄金买入贬值的英镑和法郎,接着用现金买入英国、法国的战争公债…英国法国战况不利,战争公债贴水高,面值1oo磅的英国战争公债成交价格只要7o英镑就可以买到,然后再用公债贴现、用官价买美金,换回美金后再循环操作……。”
“好複杂唷…”
瑞琪摆了个不明所以的表情。
“就是美金变贵、黄金变便宜,所以先用美金买黄金…但是英镑对黄金贬值,所以再用黄金换英镑…然后英国政府行战争公债、利率高、然后大额时用7o磅就可以买面额1oo磅的公债,然后拿面额1oo磅的公债去贴现换成英镑现金,再用现金去买比原本更多的黄金,因为公债贴水太多,所以买到的黄金换成美元后可以赚到比原本美元更多的美金──这就是所谓的【无风险套利】──这样懂了吗?”
我趁韵妤不注意又咬了两片培根道。
“没有赚那么多啦,每个循环获利不到1%,但先抓好数字后一质循环做,最后获利还是很可观…”
韵妤瞪大眼盯着我道:“你已经不年轻了,吃培根自己要节制!”
“那现在到底资产是多少?”
瑞琪疑问道。
“原本老师做了不少生意,扣掉这几年花费,还剩下33亿美金…”
韵妤温柔地望着女儿道:“但经过这几年套利操作,我们现在帐面上的美金价值大约45亿美金……。”
“哇!
!”
瑞琪讶道:“那开一家中央银行一定够了!”
“傻丫头,不是这样算的…!”
韵妤进一步阐明道:“老师搞不清楚的地方就是──公帐与私帐──老师做了那么多生意,赚了3o多亿美金,那是我们家的私帐、不是公家的钱,不可以混为一谈!”
“那要怎么办?”
“按照货币学和国际金融实务…”
韵妤故意卖关子喝了两口饮料、顿了顿道:“老师要把钱汇回中国,然后换成中央银行行的货币──这样中央银行就有45亿美金外汇,老师手上有等值的中国货币。
然后老师把这些钱存到某个银行去──不能存入中央银行,因为中央银行不能做存款业务──这样某银行就有…约85亿银元的存款…然后银行把这85亿元存款再放款出去,然后跟中央银行拆借大约1千万元现金当做准备──这样老师手上有85亿银元资产,然后企业个人借了85亿元贷款,去採购土地、机器设备又形成85亿元资产,这样经济规模就变成了17o亿元……。”
“哇!
!”
瑞琪不可思议地讚叹道。
“这还只是足额准备的状况…”
韵妤续道:“如果中央银行只要求8o%准备,那45亿美金外汇就会变成1o5亿银元,可以创造出21o亿银元资产……。”
“那不就跟变魔术一样,要多少钞票就有多少?”
瑞琪疑问道。
“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中央银行也要考虑汇率升降影响──因为有很多生活必须品也是要从外国进口的──所以一定要取得平衡…”
韵妤解释道:“好在现在从现实面上看,没有太多阻碍因素──英国打输德国,本国人民死伤惨重,长期封锁经济濒临崩溃,埃及、印度都出问题,根本无暇顾及远东事务,渣打、汇丰两家银行现在风雨飘摇,没有什么抵抗能力……。”
“第三大的汇理银行是法商,大部分资产在中南半岛,现在法国战败虽不知道最后合约汇怎么定,但眼看中南半岛殖民地是保不住,最后应该不是被德国拿走就是落入美国、荷兰支配之中,汇理也差不多要倒了,前途未卜…”
韵妤继续分析道:“德国虽然暂时取得胜利,但德意志亚洲银行开战后青岛大本营被日本人接收,现在在亚洲不过剩下空壳,未来战后重建经济也应该是以欧洲为主,要强力进入亚洲填补法国留下的势力空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至于华俄道胜银行在俄国战败后早就只剩下空壳,随时都有倒闭可能…”
韵妤归纳道:“现在真正有实力的就是美国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过去几年我们一直买进这两家银行股票,现在股权数都足以取得董事席位,加上曲氏家族长年来都与他们往来密切──这两家银行虽然实力强劲但是在可处理范围……。”
“那不就照样办就好了…?”
我随口问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