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自个亲生的既是不争气,便就趁着年岁尚轻,重养个孝子送终!
这行径虽也算是破了天荒,却长公主岱向来猖狂任性,闹了这么一出,众人倒已不觉惊奇。
却虎母焉有弱女?平安县主回府一瞧,见着了那弃儿也是不得气顺,始感自个的位分受到了威胁,便吵着闹着,要长公主将那弃儿丢出府去。
却小儿无齿,甚是喜人,长公主早年沉于享乐倒未怎么照看过县主,如今搂着个婴孩倒是终于起了兴味,有了些感情,倒是不肯再扔出府去了。
如此,母女二人又是闹得不可开交,这县主比之其母更是猖狂,竟是抢了那弃儿就往庖厨中跑,道是要扔了小儿喂火。
如此一来,一翻争抢之下,那弃儿虽被及时抢回伤不致死,却臀上终也被烫去了好大一块皮肉。
事情闹到如此境地,便就真叫长公主恼了火,她不仅直截就将县主赶出了府去,更是打定了主意,要名正言顺地认下这弃儿。
当日,便就入宫求情君上许她认子,更是求情将她那养子名正言顺地记入周氏玉牒。
这般一来,众人也都不禁感慨了开来,想这长公主岱平日里要风得风,要雨的雨,因着君上的庇护,威风八面为所欲为了这么多年,却到头来,这不孝又恶毒的阿女却是成了她的魔星现报。
更感慨这平安县主往日里与母不合多有太子护佑,可如今太子已薨,她却怎的还看不清形势?如此得罪母亲,恶名满街传,这往后哪里还会再有好果子吃?
然皇城根下的百姓有的是心思嚼这多了去的舌根,远在祖籍惠县丁忧的钱闾,却没的这个闲情。
第129章暗潮汹涌
早先,钱闾因少年得志的草率与得意误入了陷阱,以至于一夕间失官,失母,失妻,失子,直是家破人亡,两袖空空地回到了这惠县。
按理而言,他这般险些误了大事,已算是个弃子了。
却好在公子沐笙宽宏仁厚,不但未多加怪罪于他,更是叫他便就就此放宽心思,暂且避开这风头,只等来日借机东山再起,再得为国效命,报仇雪恨。
更前岁,寒冬难渡,公子沐笙体恤民情,便以他的名头,抢买了大量衣物捐济给贫苦受灾的百姓。
这般,也叫钱闾终于定下了心来,平日里闲极无聊,便也心生一计。
待入了春,就在村口优哉游哉地摆了个分文不取的道边茶摊,一为亡亲积德求福,二为在这来去的路人口中蓄些个民情日况,以待后用。
这茶摊一日日支着,待公子沐笙晓得了,更是时不时会派人捎来钱两。
这般,每逢初一十五,钱闾更会在茶摊之中施粥济民。
如此一来二去,乡亲父老就都道他是个善人,也就多了几分知无不言了。
更县中一有个风吹草动,钱闾这儿都闻讯极快。
也就是自前几日起,县民们多少都碰着了些途经惠县的外乡人。
那些个外乡人赶路赶的急,全不愿道自个是从何处来的,只是言语避讳地感叹天时不好,收成不佳,要转去别处投奔亲友,换个营生过活。
这些年来,天时不利,年程不好,周国上下因着度日艰难,辗转它方的大有人在,遂这事儿本未有什么稀奇。
稀奇就稀奇在又过了几日,县中忽又来了一队黑衣人。
这些个黑衣人不但在县中处处盘问,更是见了朝惠县来的外乡人便抓,那架势迫人的很,吓得本县的县民都不太敢出门了。
更有一日,一叫彭大的樵夫上后山砍柴,好巧不巧就见着了黑衣人在杀人,就见他们白刀子红刀子出,直是吓得彭大这五尺大汉都平地一哆嗦。
县里人都晓得,钱闾心善,做的好事多了去了,又是为了丁忧才回来的大官。
遂在山头藏至夜深人静,彭大扭头就往钱闾家去了。
钱闾本就觉着近来这事儿透着古怪,再自彭大那儿得了信,就更觉不能轻忽。
遂第二日,便在乡亲父老的相携下,使计引开了那些个隐在暗处的黑衣人,将一险些落网的外乡人藏救回了家中。
待安顿好了那外乡人,他寻之一问也是石破天惊!
这才知自今岁五月中旬起,彭泽郡便已滴雨未下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