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35章 心斋坐忘重要另含各种禅定(第3页)

“哇哦,师父你这么厉害的吗!

我们怎么什么收获都没有。

我也想成就金丹!

可是天雷滚滚,搅得我神魂不稳,神魂别说离体,甚至都涣散一片,无法凝练成体。”

星影嚷道。

邀月则朝星影安慰道:“你我修为浅薄,不足以在这等天灾面前冥想入定。

甚至,你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入定,连起步的‘炼己’和‘心斋’都做不到,很容易被天雷所扰。

在大自然的天威面前,人类委实太过渺小,如同蝼蚁微尘。”

道门的打坐冥想入定,分为诸多层次,不同门派的说法不同。

相当多的门派是认为,打坐入静到虚极静笃后,下一步即可入定,而第一个入定的层次叫做“心斋”

,其源头出处乃是《庄子·人间世》: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这一层境界,要做到忘尘绝虑,灵台空明,心息相依,神气合一。

古人无论是祭天、祭祖、求神、求雨,一般都需要本人斋戒沐浴,洗净身体,不近女色,戒酒吃素,乃至辟谷几日,从而让自身心灵也一尘不染。

那是通过种种外在的手段,由“身斋”

“祭祀之斋”

而达到“心斋”

清洁外表、洗涤五脏六腑的祭祀之斋,仅仅是手段罢了,不是本质目的。

本质目的,正是修道人所谓的“心斋”

修道之人,可以无需外在普通手段,让自身心灵长期保持那种心斋状态。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正是此理。

而下一层入定境界,便是“坐忘”

,同样出自《庄子》,不过是另一篇《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在道教中被誉为南华真人,许多基础修行理念,被道教所继承。

坐忘之道,便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流传万古而不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