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哪怕是四成,平摊到各家也要几十文。
族里除了九叔家和七叔家过得还可以,其他人家都是紧巴巴的,平白拿出来几十文,真的是不容易。
“山子,你爷爷病了,大伯也挺后悔,不是大伯欺负你家,实在是咱村,就咱赵家没个祠堂了,就连人口没咱多的刘家都有祠堂。”
要是以往,赵来庆是绝对不会如此心平气和的和一个小辈如此说话的。
但这人是赵小山,他能说话本,能做豆皮,能在短时间内带着全家致富,足以获得他的看重。
“山子,大伯也知道你家刚起步,没那么多余钱,你看这样行不?咱这次就先起个半泥半砖的,用砖石铺地面和地基,上面用泥块砌,这样也花不了多少,顶多三两银子,然后咱二八分?”
等以后有条件了,再把上面的泥土推了,重新加盖青砖的。
赵小山想了想,“三七分!
今年过年祭祖,我爹排你后头!”
“你……”
好你个赵小山,真是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孩子这么精明呢。
过年祭祖的站位都是有讲究的,谁站在前头就证明谁在族里地位高,话语权也大,是下一任族老的候选。
这么多年,始终是七叔家的赵来贤站在他后头。
不过,形势比人强,现在别的都是其次的,起祠堂才是最重要的。
赵来庆虽气不过被一个小辈拿捏,到底点头同意了。
“但大伯有个要求。”
“大伯请说,不过分的我都能答应。”
“你家豆子生意,要是以后规模扩大了,需要找人帮忙,就找咱族里的!”
他算看出来了,赵小山是宁可提携二黑子,都没来找族里孩子的。
他不知道那豆皮生意以后会怎么样,但为了能分一杯羹,得先把话撂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