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形同卖国求荣?”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宋钦宗看向李邦彦,李邦彦挠了挠后脑勺,不紧不慢之际,笑道:“陛下,这事也怪微臣考虑不周,只顾操心陛下安慰,便来不及将城外百姓疏散进城,还望陛下明鉴。
常言道,社稷有主,乃万民之福。
仓促之际,太也慌乱,顾不过来,是常有之事。
堂堂大宋宰相,也非完人。
这几日,夙夜在公,不敢怠慢,想必黎民百姓也能体谅。”
一语落地,众人大惊失色。
种师道无言以对,只能大笑道:“好慌,好慌。
宰相可不能慌,如若惊慌失措,便有失朝廷威仪。”
顿时心中失落,欲言又止。
李邦彦却挑了挑眉毛,瞪了一眼种师道,得意洋洋。
正在此时,有一人已抑制不住心中怒气,无名火突起,他狠狠地瞪了白时中、李邦彦两人一眼,便道:“陛下,您怎能丢弃如此大片国土不管,就退往成都府?太祖皇帝传至于今的地方,乃是天子之地,龙兴之气所在,不可轻弃。
还望陛下三思!”
众人看时,此人仪表不俗,相貌堂堂,正义凛然,一派儒雅风范。
朱拱之也看去,马上摇摇头,不以为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邦彦看着此人,忙道:“原来是李大人,你为何如此执迷不悟,东京恐怕不可守,还是再择良途为好。
如今金人势大,不可针锋相对,如若一意孤行,损兵折将,歹害无穷,你可知道?”
白时中也叹道:“李纲,金人势大,不可争锋。
避其锋芒,才是上策。
尔等博闻强识,明晓事理之人,如何就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不必逞一时之强,千万不可逆水行舟,如若那般,岂不自寻烦恼了?”
耿南仲见是李纲,便欲言又止,心想,这厮能逼迫太上皇退位,便有些手段,且看李邦彦和白时中与他争斗,我可静观其变,坐收渔翁之利,想到此处,便笑了笑,默然不语。
李纲又忙道:“陛下,东京是大宋命脉所系,龙根在此,天子之气在此,难道陛下就愿意离开龙庭,岂不有失体统了?”
宋钦宗心觉在理,顿时一声不吭,默默无语,只是望着李邦彦、白时中二人,意在求援。
白时中顿了顿,道:“京师不可死守,李大人又何必固执己见?”
李纲不慌不忙,义正词严道:“天下诸多城池,哪有像东京这般坚固?再者,上至朝廷大员,下到黎民百姓。
商铺、货物尽皆在此。
如此之地都要丢弃,还要去往何处?成都府自唐代便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陛下去往不觉险峻?宰相大人等岂不知晓?天子到西蜀,前朝唐玄宗早就去过,有多危险,世人皆知?金人再打到西蜀去,那又要逃往何处去?莫非要把江山社稷,拱手让人?此非臣子之道,王者之道,断不可行。”
此语一出,白时中、李邦彦便不再作声。
耿南仲笑了笑,一言不。
宋钦宗想了想,又问道:“诸位爱卿,依李纲所言,如今何人可带兵驻守东京?眼下战和难以决定,守卫京城,却刻不容缓。”
姚平仲忙道:“还是从长计议。”
“陛下要择选才是。”
种师道也叹道:“陛下,贼势虽大,但孤军深入,不足为惧。
只要我据守,贼人便自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