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35章 中药薰蒸疗法记载二(第1页)

宋代《太平圣惠方》载有熏洗方剂163首。

《宋史王克明传》载:“卢州守王安道风禁(噤)不语句日,他医莫知所为。

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置安道于上,须臾而苏。”

可见熏蒸疗法对中风失语治疗确有疗效。

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张子和,则把熏、蒸列为汗法之一种,指出“亦有熏渍而为汗者”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多处记载有用熏蒸法治疗诸疾。

张景岳则用“嗽烟筒”

吸药烟治疗寒嗽。

其它如《外科正宗》、《证治准绳》等都载有熏蒸疗法。

迄至清代,熏蒸疗法日臻完善。

特别是吴尚先的《理沦骈文》与赵学敏的《串雅》尤为突出,前者记载薰法达50多处,后者立有“薰法门”

、“蒸法门”

专篇,并称“治外以针刺蒸灸胜”

,对熏蒸熨法做了诸多介绍,切合临床实际。

由于中药熏蒸疗法简便有效,用途广泛,故时至今日仍被大量应用于临床。

患者耳部接受熏蒸后,毛孔受热便会扩张,血液的循环也随之加快。

再选用耳部容易吸收的特效药物,通过熏蒸,药物由耳内经络传导,直达病灶,激活受损听觉神经。

治疗所用药物均为矿物类、动物类和名贵中草药,经科学方法配制而成。

最后辅以内服药物,调节耳蜗听觉,促使神经纤维细胞恢复,最终达到恢复听力的目的。

1,热效应的物理刺激作用

1皮肤在热效应的刺激下,疏通腠理,舒经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2毛细血管扩张,行气活血,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同时排废排毒,使得机体气血畅通,代谢平衡,改善亚健康;

3热效应温通解凝,能促进血瘀和水肿的消散;

4热是治病因子“风、寒、湿”

的克星,能有效排除体内的“风、寒、湿”

邪,对因“风、寒、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