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的白银,哗啦啦地进了张党的腰包。
隋瑛拿起笔,洋洋洒洒地就写出一份弹章,不同于以往6渊对其的阻拦,这一回,这份弹劾顺利进了内阁,入了张邈的眼。
接着,弹劾隋瑛的奏章如雪片飞来,堆了厚厚一沓,其中几篇“鞭辟入里”
的被捡了盛到庆元帝面前。
自此隋瑛被群起而攻之,他无奈只能远离6渊。
不久后,一道调令将他派往了朔西。
“现在才明白,曾有一回6师问我岐王如何的话。”
隋瑛摇头,无奈笑道:“我回答说,岐王虽有才志,但尚且年幼,看不出什么雄才伟略来。
且妄论皇位,非忠君爱国之道。
如今看来,是6师心觉我不会辅佐岐王,便顺水推舟,让我来朔西了。”
“这其中断没有让你来受苦的意思!”
林清忙道,“若真如哥哥所说,6师不过是想要你看一看,君不作为,百姓何苦。”
“这是当然,我知晓6师心意,平外患才能省内忧,北狄不退,朔西不定,皇位之争,定易再起风波。
只有把北狄打服了,朔西也平定了,大宁朝内当议当更之事才能提上日程。
是以一内一外,你我二人,早已在为岐王铺路。
只是如今看来,并非是由于我的吹风与嘱托,让6师选择了你,而是他从来就认定你是辅佐岐王之人,且知晓我对你存在不容忽视的在意和欣赏。
这其中,他已经为我做了选择。”
“然此,我和岐王的相识也在6府之中。
可笑,我一直以为,是我自主选择了岐王。
原来一切都在计划当中。”
“可你见过岐王之后便做出了选择,想必还是出于本心,晚儿,你告诉我,你和6师皆认为岐王可行,究竟可行在何处?彼时他于我来说还是一名少年,我对其知之甚少。”
“别说是我这个做老师的要给学生一条坦途,但看如今圣上三子,太子专横跋扈,贪权重利,与张党同流合污;忠王虽品行温和,却沉迷风花雪月,无心朝政;岐王虽性格沉郁,却有年少有志,满腔为国。
即有勃勃野心,却也懂得韬光之道。
忧心于江山社稷,也不失帝王睥睨。
且其兼听纳言,有明君之相。
若非出身,以他能力,东宫之位,非他莫属。
如今我大宁国国库空虚,贪腐横行,外强中干,战乱频仍,已是大厦将倾,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虽不该伸手皇权,却也寄托于明君,施展抱负救国民于水火之中!”
林清的语气越激动,眼眸之中满是坚定。
隋瑛有片刻哑然,片时起身走到窗前,负手而立,长叹一声,道:“君正方能定国,国定才使民安。
过往这么多年,究竟是在山浅薄了。”
转身,隋瑛露出昳丽微笑,若春风拂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