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出门见人的脸面,可从没挂过一点伤诶……
李彦锦起床后就发现了自己脸上独特的彩妆,虽然已经抹了些活血的药膏,但谢神力留下的印子,岂是那么容易褪去的?
想到过两天,这红印只怕还要变成紫印、黑印,李彦锦就开始考虑,要不要给自己弄个面具戴两天算了……
不过,新婚之夜要只是挨揍了的话,他今早指定不能这么平静。
昨夜,二娘被烫到了之后,他为了戴罪立功,就想用凉水给她敷一敷。
后来因为担心那位置沾凉水太多,对女子不好,李小郎灵机一动,直接就用了最方便也最接近人体体温的……某种水……
谁知道,这舔了……咳,这敷了一会,竟引来了源头活水……
再后来,小两口就没功夫扯皮拉筋了。
李小郎羚羊挂角地轻轻一抛,红烛稳稳当当地插回到大红的烛台上。
喜桌上,烛光双映;幔帐中,玉股交缠。
花蕊轻绽,欢愉漫过了微痛;光电溅射,驰骋不知疲倦。
春宵易逝,几十年没这么痛快过的李某人,哪怕顶了一脸的指印,一夜过后,心里竟没存住一丝火气。
反正都是自己人,丢个脸,怕啥?
李彦锦心态极佳地敬了茶,坦然接受了老丈人和娘子的愧疚,心里觉得自己好像还赚到了……
谢家的喜事过后,很快左邻右舍就都听说,谢老板打算回祖籍去请个族谱回来。
因新人入门,上家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老谢幼年孤身流落至卫川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此时听说他要回老家一趟,实在是合情合理。
寻常百姓出远门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谢栋先在馆子外挂了牌子,告知各位老客,谢家饭馆暂时会关张一段时间。
待老板办完家事后,才会继续开张。
随后,他就要给一家人去衙门办理路引。
虽然有掏钱打点,待路引办好时,也到了四月中旬。
这段时间里,谢沛并没停止存粮。
但她没有再把粮食运回家里,而是借口家中无人看管的理由,统统运到古德寺,交给了慧安方丈。
当然了,在这运来运去的过程中,谢沛还陆续又采购了些柴米油盐。
慧安听说智通也想走一趟蜀中,他琢磨了几日后,最终还是同意请府城的师弟——慧达僧正,给智通开具一份路引。
凭着这个路引加上古德寺的度碟,智通外出时,若是遇到寺庙佛堂,留宿、过夜什么的,肯定没有问题。
谢沛把家里的存粮都运到古德寺时,特意与方丈大师交代,这些粮虽然是暂时寄存于此,可若是寺中遇到难处,都可自行取用。
待难关过去后,再行补偿就可以了。
慧安原本是想着,帮徒弟一把,才同意保管这些米粮的。
毕竟古德寺可一点不缺粮食,他们自己还每年朝外卖粮呢。
可他听了谢沛这番话后,倒有些愣住了。
虽然二娘没有明说,但她话中之意却十分明白。
人家这是觉得今后怕是要闹饥荒,所以才有这么一番交代的吧……
想到这里,方丈又找来副寺询问了一番银钱结余。
几日后,他下定决心,既然暂时不缺钱,古德寺今年的产粮就不再出售了。
顺带着,还在田庄和寺庙中新修了几个结实耐用的粮仓出来。
此时,来参加谢沛和李彦锦婚事的李长仓夫妻俩早就离开了。
只是他俩走时,得知谢家要去一趟蜀中,就留下了三个手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