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有,谢忱自然也有。
于是原本两个家族的事,很快就演变成了一群人的事。
萧派与谢派,两方人马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把至化帝听得脸色沉沉,不过却没有吭声,看了许久,等双方都辩论完,他才轻轻抚着龙椅的扶手。
“传枢密使萧乾上朝,当庭自辩。”
今儿之事,很明显谢忱等一干党羽是计划好了要攻讦萧乾一个谋反之罪,不像平常小打小闹的互相抻掇几句,不仅条条道理清晰有明证,还表演感十足,谢忱那样子简直就是声泪俱下,就差当场撞死,以效南荣了。
如此一来,好些从来对萧谢之争不发表意见的臣工,也都偏向了谢忱,甚至一些与萧乾私交甚好,或者得过他好处的人,也选择了沉默。
势力的天平在向谢忱这方倾斜。
大多人顾及的还是自己,只静观其变。
可去枢密使府传话的人下去了,却没有带回来萧乾。
他紧张又小声地对殿外的司殿太监小声说了一句。
司殿太监入得大殿,又把话转叙给了至化帝。
这皇帝一听,老脸当即就黑了。
“去找!
不论他在哪里,都给朕找来。”
——
皇帝的圣旨下达枢密使府的时候,“偶感风寒”
称病无法上朝的萧使君居然不在府上。
传旨的太监转着圈儿的问了门房,这才打听到,这位医术无双的国之圣手萧使君,火都烧到眉毛上了,他居然大清早去了莲花山采药……
这临安乃南荣皇都,什么药材没有?
他堂堂一个枢密使,居然亲自去采药。
可门房说了,萧使君说那药当以新鲜采摘的为好……
无人理解萧乾的行为,甚至有人猜测他在故意逃避,说不定已经潜逃,谢忱甚至建议,当即派人捉拿逆犯萧乾,以正朝纲……可至化帝什么也没说,除了说去找,又开始议及旁的朝事。
金銮殿上风雨飘摇时,萧乾确实在莲花山。
以前学医的时候,萧乾其实常常一个人上山采药。
他的授业恩师曾说,“百草皆药,还得亲尝”
,所以山上这些药材,他无不识得,无不知晓,几乎到了闻味知性的地步。
可自打他入朝做官,已经许久不曾亲生动手采过药了。
平常药材也都出自药堂,便是他自己吃的,也不曾这般麻烦。
故而他今日亲自上山采药,让他身边的薛昉与四大隐卫,个个都像撞了邪。
挤眉弄眼,小心翼翼,有些紧张。
在山下时,萧乾交代他们不必全都上去。
于是,五个侍卫用剪刀石头布做了决定。
声东、走南与薛昉三个守在山下策应,击西与闯北两个人跟随主子上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