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字,正心惊胆寒,就觉后脖颈一痛,便被一双巨手倒提起来。
只觉腾云驾雾,天旋地转,耳畔生风,似被一个人高马大之人拎上房顶。
冷风习习,寒气扑鼻,脚下忽高忽低,眼前忽明忽暗,光线飞速变幻。
转瞬之间,已经下了茶山。
眼见四周无人,洪亮之声再不熬忍:“师兄,咱们也是成名的好手,却一天到晚这般躲躲藏藏,当真活得窝囊,也不知何时才能熬出个样。
便说现在,好容易来趟茶坊,因何不能连姑带嫂,顺手牵羊?”
喑哑之声轻斥:“师弟,事到如今,必须行事小心。
尤其要多加提防,莫要被师姑撞上。
他们夫妻虽是同门,却与咱王府宿怨极深。”
洪亮之声又起:“师姑怀恨咱们情有可原,驸马爷身为王府嫡亲长子,吃里扒外,实在不该!
那一片云,简直是在作死,听小郡王说,他消失数日,又魔鬼现身,如同换了个人,寡情绝义,六亲不认!”
喑哑之声轻轻响起:“师弟,你晓得师姑冷面,驸马爷冷心,一片云冷血,就要多加小心。”
洪亮之声接口便说:“师兄,我都晓得,临行之时小郡王一再交代:今日只拿黛岩母子,不要节外生枝。
依我之见,小郡王如此行事,一是惦记黛岩数载,一解相思;二是劫持小娃做人质,也好向玉小姐讨要玉箫。”
青荷梦中闻听“玉箫”
二字,不禁满心狐疑:“古代倒是稀奇!
东吴丞相寒波惦记玉笛,这个西蜀“小郡王”
又惦记玉箫,也不哪里生出来那么多倒霉的玉?生而为玉,已是可歌可泣,还要被大卸八块,还要被精雕细琢,还要被抢来抢去。
如此不得消停,何其不幸?对了,奇山给我玉笛之时,好像提到《三墓兵法》,也不知与这“玉箫”
、“玉笛”
,与这《三墓兵法》是何干系?”
青荷尚未理清头绪,喑哑之声幽幽响起:“师弟,跟着小郡王,咱们可没少闯祸。
多亏我王匠心独妙,亡羊补牢,联合大缘府,认定殷离献符通敌之罪,才保住你我,当真是不幸中之万幸。
现下可是非常时期,我王正在策划反攻,你我更要谨言慎行。”
浑厚之声又起:“师兄金玉良言,师弟自当谨记。
想想就心有余悸,驸马爷得知殷府消息,何等动怒?若不是我王相护,你我恐怕早已身首异处。”
喑哑之声低语:“现在想来,依然后怕。
驸马爷总算是自家兄弟,父子之情终究放不下,你我才未被当场斩杀。”
雄浑之声急不可耐:“对了,我王既然策划反攻,因何迟迟不动?”
喑哑之声本来就小,提及要事,又多了几分小心,声音更寒风吹得时断时续:“自是等待战机,以待天时。”
浑厚之声迫不及待:“什么战机,什么天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