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贾诩恍然大悟,原来刘琮是要以张成恐吓张羡,使其调集各郡人马来援临湘,到那时真如飞蛾扑火,鸟入罗网。
很显然,刘琮这是要毕其功于一役。
好毒的计策啊。
贾诩抬眼看看刘琮,见明媚的阳光下,刘琮晒得黝黑的脸庞上挂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不知怎么,心中竟有些发冷。
“怎么,军师觉得此计不好吗?”
刘琮扭头看着贾诩,笑容更盛。
贾诩忙摇头道:“不,很好。
只是甘校尉和魏校尉那边,要做些变化了。”
“嗯,魏文长那边还好说,甘兴霸的船队,只怕已经快到临湘附近了啊。”
刘琮勒住马,摸着下巴说道:“不成,不能打草惊蛇,得让他往回撤一撤。”
待传来亲卫安排好此事之后,刘琮一夹马腹,继续前行,看着残破不堪的城墙,对贾诩说道:“破心中贼之所以不易,是因为人心反复,殊难掌控。”
对此贾诩很有同感,点头道:“当此乱世,人心更是浮荡不安。”
“其实反过来想,又很容易。”
刘琮看着那些低眉顺眼的降卒,有感而发:“正因为人心离乱,才会有此乱世。
可谁又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朝不保夕的惶恐度日呢?”
想到越发安定繁荣的南阳郡,贾诩若有所思。
进了城之后,看到那些遭受池鱼之殃的被毁民居,刘琮有些无奈。
罗城既破,后方的粮草、军械都可以在此地囤积起来。
而这个过程,在某些渴望捞军功的好战分子眼中,便有些太过漫长了。
四月十六日破城,到了五月初,刘琮还是将大军驻扎在罗城按兵不动,军中将校颇多疑虑,却不敢多言。
不过在临湘的张羡,心中越发笃定。
真如刘琮所预料的那样,当张成带着数十个亲卫携带家眷仓皇逃回临湘,张羡虽然心中恼怒,却不得不表现得极为大度。
将张成好一顿安慰之后,他便和张怿一同细细询问罗城是如何丢失的,那刘琮又是何等模样,兵力到底几何。
数次详询,确信无疑之后,张羡便打发张成继续领兵,自己与儿子商议该怎么办,是战,是守?
主动出击是不敢想了,张怿想起那天的惨败就心头乱颤,冷汗直冒。
可是守的话,罗城殷鉴不远,又当如何守?
父子二人面面相觑,最终决定,将各地郡兵调回临湘,以张怿领兵在城外屯营,张羡率部据城死守。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谋士恒阶的认可。
不过恒阶又建议派密使往告曹公,请其出兵南下,到时候荆州首尾难顾,只怕临湘之围就不攻而破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张羡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派恒阶亲自走一趟。
恒阶慨然允诺,言道一定会求得曹公出兵,匆匆收拾了一番便带着侍从悄悄上路了。
而随着各地郡兵陆续抵达临湘,张羡的信心,便越来越足了。
这临湘可不是罗城,就凭你三万人马,便想强攻吗?
ps:哎呀呀不求援不行了。
各位小伙伴速度支援啊,收藏、推荐、打赏砸过来啊。
好歹让俺有个加更的理由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