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第34章 员外相邀(第3页)

两日后,船抵达衡山脚下的码头。

杜天雨吩咐船夫将船驶至一处僻静之地,方才带领钟逸上山。

衡山,南楚第一名山,素有南岳之称。

相传舜帝南巡时,曾在此召集诸侯,安抚南方各部,成就非凡功业。

因此,衡山在历史上已成为五岳之一。

山中奇峰美景自不待言,与其他四岳相比,毫不逊色,各具特色,各有妙处。

衡山广袤八百里,拥有十二座奇峰,以回雁峰为首,岳麓山为尾,一字排开,气势如虹,风景如画。

至最高峰祝融峰,更是集衡山之大成于一体。

登高望远,无不令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烦恼。

自南北朝以来,南方佛教盛行,衡山逐渐成为佛教圣地,与江陵齐名。

山下岳庙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是唐代着名的佛教名山宝刹;再往上,还有铁佛庵、丹霞寺等众多庙宇,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墨宝。

其中,便有钟逸的师父齐己所作的《登祝融峰》、《舟中晚望祝融峰》等诗篇,如“终将蹑孤顶,坐看白云生。”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等佳句,成为衡山留诗中的一绝。

衡山派作为道门之一,已有千年历史,非同凡响。

它并未与世俗佛教相争,根基也不在山上,而是位于祝融峰下,向南绕峰而过,直至祝融峰后的一个山弯里。

衡山派建派千年,规模庞大。

除了根本重地无尘观外,还有遍布山弯的大小庵观一二十处。

可以说,衡山后山完全是衡山一派的产业。

在杜天雨的带领下,钟逸没有走错路,直接绕山而过,前往后山半山腰。

那里有一座半隐于山中的小观。

这座观因建于人迹罕至之地,可猜想它是一座用于修行而非接待世俗愚民的道观。

观内清静无人,直至深入洞中的一间静室,才看见一位白发瘦道的身影。

道人身着一袭蓝袍,形如枯木;老道端坐于门前,双目微闭,面容枯瘦,毫无生气。

静室内空无一物,除了香烛的气味外,还有一股令人清醒的气息。

杜天雨向老道微微行礼,示意钟逸在旁边坐下。

他自己则坐到对面的椅子上,收腿盘坐,并不急于开口。

“师弟,你似乎有所收获?”

老道终于开口说道,语气虽冷,但总比沉默寡言要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