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冯老三因此想到的却是儿子的重要性。
儿子何等重要啊,二伯娘有三个儿子,所以二伯娘在村里怕过谁呀?等他冯老三有了儿子……冯老三此刻心心念念,还是寇金萍反复给他吹风的,怎么帮儿子谋利益。
“二嫂,我不跟你说,你叫冯荞来,我自己跟她说。”
二伯娘没接话茬,却反问道:“户口本你不给是吧?你不给又能咋地?我回头就去找队长,就说你家户口本丢了,你把冯荞过继给我了,叫他去公社跑一趟,给我换一个就是了。
就咱村那个队长,九分钱一包葵花牌的洋烟,给他弄两包,叫他补个户口本他麻利儿的。”
这时,一直躲在里屋的寇金萍一掀门帘出来了。
“我说二嫂子,你这是扁担搂柴禾——管的也太宽了吧?冯荞她说到底是我们家的闺女,你凭啥多管闲事呀。
我知道,你在冯荞身上是捞到好处了,她没少那钱去贴补你,可是连结婚出嫁这事情你也搅和,你可太不讲理了。”
二伯娘一看寇金萍出来了,顿时斗志猛涨,毫不客气地怼道:“我说寇金萍,你这是猪八戒拖耙子——倒打一耙呀。
你一边去,要说冯荞结婚的事儿,可没你说话的份。
刚才你男人不是说了吗,这闺女他不认了,他都不认了,你还凭啥管呀。”
“你……多管闲事,搅屎棍!”
寇金萍咬牙切齿。
“我就搅你!
专门搅你的。”
二伯娘目光在寇金萍身上溜了两圈,见她气得那样儿,挥挥手叫冯老三:“老三啊,你赶紧把你家这个皇娘娘扶好了,你不是说她怀孕了吗,怀孕还这么不消停,她要是气出个好歹来,可不赖我。”
☆☆☆☆☆☆☆☆
二伯娘回来的时候喜滋滋的,把冯老三两口子怼的脸色紫涨,她忍不住挺高兴的,却不知道等她一离开,寇金萍气得差点没晕倒,冯老三则头疼地赶紧把大门关严实了。
“可气死我了,没要来。”
二伯娘一五一十讲了一遍,“算了吧,等会儿我就去找队长,叫他再给补个户口本。”
二伯说:“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老三家的户口本,你让补队长就给你补?”
二伯娘:“不试试咋知道?就说冯荞弄丢了。”
杨边疆忙说:“其实户口本这事也没这么急,反正结婚的事我们告诉他了,他说不管那正好。
至于登记,我们等到跟前再登记也不晚,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
冯东瞥了杨边疆一眼,以他对铁哥们的了解,这家伙既然这么说了,户口本的问题就不是啥问题。
于是冯东也跟二伯娘说,就别急着张罗户口本的事了。
一家人加上杨边疆和冯荞,又商量了一些关于婚礼的事情,比如姑娘出嫁必须要陪嫁的被子和枕头,因为杨妈妈的交代,杨边疆跑去县城买被面,顺便就把女方该准备的也买来了。
供销社买不到棉花,冯荞就给了二伯娘一些钱,托她去村里私下买一些新棉花。
好在这是农村,会有些村民在自留田里种棉花。
结婚的喜被跟嫁衣一样,也是要找“全福人”
来做的,二伯娘没有女儿,称不上“全福人”
,就把冯家本家里头几位老奶奶挨个想了想,挑了儿女双全、夫妻健在的二奶奶和四奶奶,打算请她们俩帮着做被子。
“你们年轻人不懂,这结婚的讲究可多了,比如做喜被,还要挑吉利的好日子做,要双日子。
荞啊,我看不如就挑腊月十六给你做喜被,多吉利呀,十六这日子顺,一年到头都顺顺利利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