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御驾又饬启行,懿贵妃谏阻不住,仍随驾前往。
临行时,咸丰帝复亲颁朱谕,着恭亲王奕?为全权大臣。
自己却带领扈从人等,即向滦阳进发。
这时京城里面扰乱得很,文官主和,武官还要主战。
僧格林沁因英参赞巴夏礼出言不逊,竟将他诱缚解京。
英人越发猖狂,摇旗放炮,节节进攻。
清兵的器械,不及洋兵的快利,遇着弹子飞来,统跑得不知去向。
那洋兵如入无人之境,竟驰到京师,把禁城三面围住。
恭王急极,与大学士周祖培、尚书陈孚等商议,统是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至接奉全权大臣的谕旨,方决计主和。
嗣又闻行在飞召南军,又弄得疑惑不定。
忽由桂良交来照会一角,乃是索还巴夏礼,否则开炮轰城。
恭王见照会上有三日期限,还略略放心。
挨一日过一日,等到三日期满,尚是犹豫不决。
胜保等要杀巴夏礼,桂良等要放巴夏礼,两下正在相持。
忽报英兵绕出城西,攻打海淀。
海淀就是圆明园。
上文已有明谕,令恭王督着僧瑞二军,驻守该地。
恭王得了此警,忙至海淀督防。
甫入园,内务府大臣文丰,已慌忙驰至,报称僧瑞两军不战先溃,洋兵要杀进园里来了。
这句话吓得恭王回头就跑,一口气跑至长新店方才停足。
大学士瑞麟、军机大臣文祥等亦陆续奔到,大家会议了一回,只有释放巴夏礼或可转圜。
忽擒忽纵,好似儿戏。
这边照会尚未发出,那留守京师的王大臣已将巴夏礼开释,派海关监督恒祺送往英营。
恭王闻这消息,总道外愤渐平,慢慢儿可以议抚,一心一意的候着。
不料过了两天,军探报称圆明园被焚,火尚未熄。
恭王嗟叹不已。
又过两日,闻报圆明园全座毁去,都是英参赞巴夏礼主张,一直烧了三日三夜。
恭王不禁顿足道:“百年心力,一旦成灰,何以对列祖列宗于地下?”
你也晓得对不住祖宗么!
言未已,门上送进公文,乃是从京中发来。
拆开瞧时,乃是法使噶罗,愿居间排解,只请王爷入城议约。
恭王还是畏怯,复示称:抚议定当即进城。
留京王大臣得复,料知恭王尚有戒心,遂与洋人自行交涉,开城接商。
巴夏礼带百余人入城,法使噶罗亦入,先索恤款五十万两。
王大臣搜括御库,如数付给。
然后两下议款。
磋磨许久,才拟定于八年原约外,更辟天津为商埠,增派领事驻中国;偿英国银一千二百万两,法国银六百万两。
议定,再报知恭王。
恭王除照允外,没有别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