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是因为胡亮的级别不够。
国家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设置了秘密,机密,绝密等不同的保密等级。
像信阳大规模饿死人这样的事件,保密级别比较高。
所以,对于谢晋元的问题,一向睿智的胡亮也无法解释。
只好说:
“你问的这个问题,我现在也无法回答。
不过我想,如果真正发生了像这样的事情,一定都是国家大事。
国家大事自然会有国家来解决。
我们只是这个工厂的职工,不需要为这样的事情操心,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儿就行了。
没必要庸人自扰。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抓好生产,争取早日建成一个完整的航空工业。”
对于这样的答案,谢晋元第一次对首长感觉到不满意,他第一次觉得,胡亮也不是万能的。
国家大事,当然是不需要自己这个小小的工人操心,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当然也是必须的,但是,事情和自己身边人有关,难道也不应该知道为什么吗?
万一,小树林老家出现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老家呢?要是真的在自己老家也发生,自己该怎么办?老家的亲人如果也被饿死,自己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才是最让谢晋元感到揪心的。
从胡亮这里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谢晋元更加不放心了。
回家跟妻子商量,决定现在起,经常保持和老家的联系。
万一老家出现那样的事儿,就赶紧回老家救人。
这个时候的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
市场供应很紧张。
大儿子回来之后,家里口粮又紧张起来。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开春之后,谢晋元于是就重操旧业,利用休息时间织了渔网,到外面河里打渔。
那时候兴平当地人不会吃鱼,河里与很多,每次都能打回来好几斤。
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调料,家里吃鱼也简单,就是加点生姜祛除腥味,再加点盐大锅清炖。
不过,即使在这些野鱼的帮助下,谢晋元一家生活依旧生活艰难。
口粮不够吃,这不是谢晋元一家一户的情况,大家普遍如此。
这是国家的大形势决定的。
这也让谢晋元更加明白了国家是什么意思。
国家,一定要先有国,然后才能后有家。
只有国家这个大家好了,自己的小家才会好。
第七十九章老外走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