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心惊恐,司马承拒绝到广州,投靠广州刺史陶侃。
也不同意退守零陵和桂阳。
叛军下寻阳,虞望率甲而攻,战败身死。
王敦麾下沈充于宣城郡举兵响应。
王敦兵马沿长江一路东进,过柴桑、彭泽、石城。
至宣城郡界王敦遣使问甘卓:“使君为何如此迟缓?”
甘卓让其参军(孙双)到王敦处道:“州牧反之,朝野而撼,何故如此?安之己本,不亦善乎?”
王敦遣使道:“甘使君何故异我?敦万不会危害朝廷,使君安然,吾只为诛刘隗一人!
事成之后,甘使君列为三公!”
孙双告诉甘卓王敦之意。
甘卓犹豫不决道:“陈敏当年作乱,我先归降后图谋,然陈敏被平。
时人非议之,我心中有愧。
若先今再为之,恐有愧尔众。”
邓骞力劝道:“昔刘表虎据荆州,但也无叛逆之心。
今王敦以杀刘隗、刁协二人为名起兵造反。
用平定二人之名,以攻晋室。
此时我等戮力同心,忠臣义士共襄盛举!
以齐桓公、晋文公之事,以匡扶晋室!
用大杖得以平定王敦,拥二州义兵以勤王护驾!
当此之时,奋而击之!
可一战而定!”
甘卓迟疑道:“齐桓晋文之事,我恐怕不校至于共赴国难,我虽有其心却无其力也。
当详而思之。”
甘卓迟疑未决。
参军李梁对甘卓道:“使君可仿效昔日窦融保河西之地以归光武。
今日之事,如此可为。
若王敦军胜,必会委以重用。
汝若王敦不胜,朝廷必将以甘使君代替王敦。
何愁不富贵,无论王敦胜亦或朝廷胜,若观其成败必有所获,何必以一战而定功名?”
邓骞对李梁到:“光武帝昔日中兴汉室,时中国未定。
各路人马各自观望,今将军于本朝,有人臣之责,何以东面子?且襄阳地缘开阔,非河西之地可以固守。
若王敦定刘隗,还武昌增兵防备,又当如何?”
邓骞又对甘卓:“今使君即不投王敦又不投朝廷,两得其全者,古之可有?且敦之兵马,不过万余。
其守城之众亦不过五千。
然使君麾下带甲三万,若攻王敦,则必能胜之。
且我主司马承愿意与甘使君合军攻王敦,以此之势摧枯拉朽,一战而定,皆时武昌若定,王敦麾下作鸟兽散,此和吕蒙相仿,定其之城,安其之民。
使君何不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