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笑王汗那老头连找死都这么积极,明知道这是必死之局还那么着急。”
听到伊勒德硬编出来的理由巴图笑着摇摇头。
接下来的时间就在赶路中度过,在当天晚上巴图终于和扎那会师盘踞在蒙古汗国与克烈部的边境上。
在他们的对面就是王汗的行军营地,这一次双方在数量上算是势均力敌但是在质量上克烈部则要相差很远。
克烈部的三十万铁骑虽然穿着来自西夏、金国、西辽的铠甲而且他们也紧张的训练了几个月的时间,但他们的战斗力和精锐的科尔沁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装备、武器什么的就不说了,主要是科尔沁的正规军已经建立好几年的时间而克烈部才刚刚建立。
强大的科尔沁骑兵都是身经百战之徒,而克烈部的骑兵虽然同样身经百战但是他们还是打的败仗居多。
经常打败仗对于军队来说不但没有好处还会缩减士气,而科尔沁骑兵就不同了他们拥有高昂的士气。
尤其这次是由巴图亲自领军,虽然科尔沁骑兵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到过巴图杀敌的勇武姿态。
但是以前的一幕幕是他们永远忘不了的,只要巴图在阵前他们就会感觉没有攻陷不了的阵地、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在科尔沁没有人喜欢喊他屠戮者,所有的人都喜欢称呼他为战神。
没错,就是战神这个称谓巴图当之无愧,萨满教的总部甚至把巴图的雕像放了进去。
萨满们称巴图是长生天派遣下来拯救蒙古汗国的英雄,是辅佐铁木真大汗统一草原、统一世界的战神。
在遥远的中原巴图的名字甚至比铁木真还要响亮,只不过仅仅是在民间响亮罢了。
在宋国、大理等朝廷大员眼中,草原人都是野蛮人。
野蛮人中也配出现战神不过是一个只知道砍杀的蛮子罢了,见识到强大机械、十余丈高的城墙他还不跪下来求饶
不过这只是以前的想法,在巴图打败金国第一次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不说这些了。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说这只是巴图的运气罢了,如果换成他一样可以做到。
可是当第二次巴图在面对面交锋中战胜金国的时候,整个宋国、大理国都沉默了。
他们开始明白巴图第一次并不是凑巧,而是真正靠实力打败的金国。
结局虽然如此,但是很多宋国、大理的文官还是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们嘴硬的说这些只能代表科尔沁有优秀的军事指挥专家,巴图还是一个草原蛮子。
而且这些指挥官没准就是宋国人或者金国人,在宋国的大官来这个指挥官就算是金国人也好过是草原人。
他们毕竟被金国打败过几次,如果打败金国的是金国人他们还可以接受。
但如果打败金国的是他们眼中的草原蛮子,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这种思想很奇怪不是的,一点都不奇怪。
人总是讨厌自己不起的东西突然变得让自己望而举止,如果是以前望而举止的东西如今更加望而举止他们反而不讨厌了。
有这种习性的不仅仅是宋国人,金国、西辽、乃蛮部、克烈部、甚至蒙古部同样如此。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