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想把辽东的部署稍微动一动,兵部做个参考。”
范景文回道:“陛下,有何部署?”
“朕想把何可纲提升为总兵官和祖大寿同级,让他调任宣府任总兵,原宣府总兵李辅明另有任用。”
崇祯没有把李辅明资敌通寇的事告诉内阁,害怕走漏消息。
“让秦良玉的白杆军接手宁远城到塔山这一条防线,和锦州的祖大寿相互策应。
秦良玉还没到任,到任后就立即赶赴宁远,和她的侄儿秦翼明合兵。”
崇祯继续说道。
范景文不解得问道:“陛下为何如此安排?何可纲和祖大寿配合时间很长,分开岂不是对军队不利?”
再不分开,怕历史重演,万一祖大寿为了投降,再把何可纲给剁了,岂不是又损失一名大将。
崇祯说道:“辽东的军队,都是清一色的袁崇焕班底。
如果这条防线的军队忠心士气高昂倒也是好事,如果其中有人有二心,那么一整条防线都废了。
你们总说关宁铁骑厉害,朕除了看他们打农民起义军还凑合。
其余的也就是和后金相差无几,拿着这么丰厚的俸禄,战斗力也就这样,很一般。
朕看并不是关宁铁骑很强,而是现有的明军太弱,这样一对比就显得关宁军格外强了。
己巳之变,这群所谓的精锐只追不打,这算什么精锐?
朕不否认关宁铁骑比一般的明军部队强,但是朕不能把宝全部押在他身上。
同样朕也不会把宝全部押在辽东系将领身上,这对于整个大明都是极其危险的。”
崇祯的意思很明确,谁都不能担保祖大寿会不会再次投降叛变。
祖大寿一旦叛变,他的属下必定跟随,再来个放弃抵抗直接跑路,那和投降没有区别。
那么整个辽东防线从锦州到宁远再到山海关,将全线溃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