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余幼笙到家时间比季宴礼要早,中午男人又告诉她,今天家政阿姨会在家整理清洁;下班后,余幼笙先去超市买了些水果。
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对方又是长辈,不论雇佣关系,基本的礼节还是要有。
习惯家里只有她和季宴礼,余幼笙心中稍觉别扭,直到她进门、看清客厅忙碌的女人长相时,脸上表情由诧异变为不可置信,再到最后满眼惊喜。
她甚至忘记放下水果,拎着两袋沉甸甸就快步上前,小心翼翼道:
“……王阿姨?”
女人闻声回头,年龄大约五十上下,见到来人是余幼笙,立刻露出和她相同的错愕表情。
真的是王阿姨。
即便对方又惊又喜地握住她双手,余幼笙都不敢相信,人生会有这么恰巧的事情。
高中时期,她每日从学校回家都必经一条长长街巷,老街两侧是各类小商铺与小食店,据说没有任何学生能空着胃从老街走过。
余幼笙也不例外地时而贪嘴,只不过那时她生怕多用胰岛素、又要花钱买,只敢偷偷攒钱,吃点肉类与蔬菜的烧烤。
王阿姨那时跟丈夫开了家烧烤店,生意兴隆,连店外都坐满七八桌。
老街背后的弄堂大多住着如余幼笙一般清贫的家庭,王阿姨和丈夫都为人心善,遇上条件困难的孩子来光顾生意,总会偷偷送他们许多额外吃的。
余幼笙受她恩惠颇多。
她至今仍记得高考前一天,女人将她拦在路边,递来一瓶店里新进的咖啡,说她听别人讲,喝了这个大脑更兴奋、考试就能得高分。
只是余幼笙后来考上北城心仪大学,想特意去感谢时,却发现王阿姨早已搬走。
原来是她的丈夫在进货路上出车祸身亡,家中无子,店里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只好盘整后谈价卖出去。
那天烈日炎炎,余幼笙在烧烤店门前站了许久,呆愣愣望着施工师秦将起锈的牌匾搬走,第一次深刻意识到现实残酷:
原来,并不是所有好人,都终得善报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