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高深的儒学造诣而闪耀于世,满腹经纶犹如浩瀚的星海,浩然正气恰似巍峨的山岳。
他曾连续三次担任太子的老师,然而,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他,让他无奈地目睹了这三位太子都未能成功登上皇位的悲惨结局。
此人,正是被世人誉为“太子杀手”
的一代大儒——李纲。
李纲,字文纪,出生于河北条县。
年轻时候的他,意气风发,胸怀大志,对高尚品德和操守有着执着的追求。
在北周时期,他就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先后担任齐王和文献的参军。
当周宣帝宇文晕决定处死宇文献的时候,他找来了宇文献的僚属,企图通过诬陷和编造罪名来达到目的。
然而,面对如此威胁利诱,李纲毫不动摇,坚决不肯附和他们的行为。
待到宇文剑被杀之后,李纲更是毫无惧色,用一辆没有围盖的车子运载着宇文献的尸体。
宇文献生前的那些鼠辈们都吓得远远躲开,不敢靠近。
只有李纲勇敢地扶着棺材,放声痛哭。
他亲自将宇文献安葬好后,才默默地离开。
隋朝建立之后,李纲因为其才能和品德被任命为太子洗马。
一天,太子杨勇邀请东宫的臣子们一起参加宴会。
宴会上,左庶子唐令则弹奏起了琵琶,他的指法娴熟,曲调悠扬婉转,令人陶醉其中。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美妙音乐的时候,李纲突然站起来,严肃地说道:“唐令则身为负责教导和辅佐太子的官员,却把自己当成歌妓一般,进献这种淫秽低俗的音乐,这无疑是在扰乱太子的视听。
倘若此事传入陛下耳中,必定会连累殿下您啊!”
说完,李纲转身面向杨勇,郑重地请求对唐令则治罪。
杨勇听到李纲的话,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故作镇定地回答道:“李大人何必如此紧张?本宫不过是想听一听音乐而已,何必要小题大做呢?”
杨勇试图缓和气氛,但李纲并不领情,他坚定地表示:“殿下,臣并非小题大做。
唐令则身为太子的老师,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太子正人君子之道。
如今他却在宴会上弹奏低俗之乐,实在是有失体统。
还望殿下能够明辨是非,严惩唐令则,以正风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