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字,一直都没有出现在这榜单上。
她依然不死心,又从头到尾,逐字逐行,再看了一遍。
这一次,她依然没能够看到“徐海韬”
那三个字。
“赵姑娘,先,先找个地方……”
就在她身子柔弱无力,几乎要跌倒于地之际,只听小玲子这样说道。
原来,陪伴在一旁的小玲子,眼见她脸色惨白,神情委顿,就在她几欲倒下之时,伸手搀扶起来了。
缓缓地吸了一口长气之后,再轻轻揉了一下人中,赵昭婷回过神来了。
“小玲子,放心吧,我没事……”
她这样宽慰对方。
眨了眨眼之后,小玲子这样说道:“赵姑娘,没事就好。
这样吧,我们先去喝一杯热茶,然后再走?”
赵昭婷暗自寻思道:此处离乌衣巷,也就是一盏茶功夫了。
既然是这样,先缓一口气,倒也不错。
于是,她点了点头:“走吧,喝杯茶再走。”
两人在小茶馆里喝完一杯热茶,再凝神一阵子,觉得没有什么大碍之后,就向乌衣巷方向走去了。
再过了一些时候,两人走过朱雀桥,走在了乌衣巷的石板路上。
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赵昭婷边走边寻思道:如果从孙吴时代的乌衣营算起,此地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乌衣巷,兴盛于东晋时期,至今也已是将近一千七百年。
如此漫长的历史岁月,又曾经上演过多少的盛衰兴亡、是非成败、曲直得失……如此说来,徐海韬的一次名落孙山,甚至都不值一提。
然而,对于我来说,由于这件事情,关系重大,我才会如此魂牵梦萦,难以放下。
此时此刻,就算我可以付之一笑,只是,徐海韬呢?
不难想象,也就是几十个时辰之前,他也曾经来到了这一带地方,确认自己榜上无名之后,抑郁、烦闷、不甘至极,就开溜了。
不是一般的开溜,而是人间蒸似的,这一刻,我要想见他一面,其难度,只怕不啻于大海捞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千百年以来,这古朴厚重的乌衣巷,尽管也曾经感慨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那些以“王谢”
家族为代表的人物,其中自是不乏王侯将相,他们以自己的抱负与作为,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此,我们也是不能轻易地否认的吧?要不然,那么多人慕名而来,到此观光、瞻仰、游逛,又是为了什么呢?
现如今,徐海韬,徐海韬为什么不想见我?除了无言以对、无地自容之外,自然就是那名利之心在作祟了。
要说这“名利之心”
,似乎也不宜一味贬斥。
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如果是于国于民、于己于人都有所裨益的好名声,还是值得孜孜以求的。
其实,此时此刻,我最为关心的还是,徐海韬徐大哥,到底是在哪里?
此次落榜,还可以重整旗鼓,以便于来年东山再起。
如果就此想不开,弄垮了身体,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唉,那位赵仲儒赵大亨,现在该“满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