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他们进可攻退可守,已然是蓄势待发。
当然,由于那领头将军的长剑,尚未作出下砍的姿势,这些士兵也就只能是布阵迎战而已,尚不曾展开攻势。
刹那间,对于军事上的“对峙”
一词,我有了直观而真切的感受与认识。
下意识地瞄了一下自己的手心,早已是被汗渍浸湿,如珠欲流,我暗自心惊:哦,什么叫“兵戎相见”
,此前我只是书上看到或是耳边听说而已,此时此刻,总算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了!
嗯,这些将士全副武装,剑拔弩张,堪称是阵容严整,先声夺人了!
然而,他们所采取的,依然是守势,并没有随即主动出击。
也就是说,事情似乎尚有转圜的余地。
只是,魏基立偏偏就是个倔强之人,甚至,还有点偏激。
那种脾气,是十头牛也拉不回的!
哦,他多半是这样想的,如果就此转头撤走,那就是颜面扫地了。
然而,如果不后撤,我方冲过去的机会,又有几成呢?且不说那些士卒手里的长矛大刀,只要那位将军长剑向下一挥,乱箭齐发,转眼间,我和魏大哥恐怕就会被射成刺猬一般了!
由此看来,武力闯关,是不现实的。
对方不让我方过去,我方不愿撤走,“敌我双方”
,就这样对峙着了!
只是,这种僵持,又有多大意义呢?就是为了摆个姿势,图个好看?哦,那句话叫作“化干戈为玉帛”
,眼前的这个场景,“干戈”
倒是不乏,那么,那“玉帛”
又何在呢?这些将士,戍守边关,本来就是为了让黎民百姓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无论如何,我和魏大哥,都不能先行动手……
暮春的阳光之下,双方互不相让,就这样对峙着。
有那么一个瞬间,我差点儿就要失声笑了出来:原来,那些将士是自东向西地布防,此时此刻,那西斜的阳光,甚是耀眼,为此,他们的眼光,也难免要闪烁一下的……
只是,在这种生死系于一线的紧要关头,我又如何笑得出来呢?
是一触即发,还是僵持不下?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此前,一路上的艰辛坎坷、艰难险阻,我都是设想过的了,而且,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体会到了。
然而,那一切,主要还是来自于天地之间,甚至,也不妨这样说,爬山涉水,已然不在话下!
而现如今,挡在我们面前,挡住我们去路的,却是一对阵容严整的将士。
而且,我们闯得过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