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也能吃》]
“这大词人可真活泼。”
{在哪个书信很慢的年代,他对自己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很满意,于是写封信给朋友显摆:近日做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苏轼很喜欢在信里用呵呵……}
柳永:没有没有,您比我有风味多了。
宋代词人:你做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小词,那我写的是什么?
苏轼:呵呵很好,很文雅啊!
弹幕是什么反应?
{……苏轼辗转又在徐州、湖州当地方官,都造福了一方百姓。
}
[苏轼在徐州抢险救灾]
[苏轼真的很适合当地方官]
“苏大人是个好官啊!”
被苏轼造福的的老百姓对他无不称赞。
“这苏轼是个干实事的好官!”
雍正说。
这种好官麻烦清朝也多一点。
{直到元丰二年四月,苏轼刚调任湖州知州,在给皇帝的《上谢表》中的吐糟差点要了他的命,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乌台诗案。
新党肆意解读苏轼的言论,指责苏轼讥讽朝廷,包藏祸心……}
[苏轼:淦!
老子被网暴了!
]
[早期搞笑男乱用梗被关小黑屋]
{苏轼跟每天给自己送饭的儿子苏迈约定,如果自己被判了死刑,那就在饭菜里做条鱼。
有天苏迈外出有事,委托亲友代为送饭。
亲友心疼苏轼,在饭菜里放了条鱼给苏轼改善伙食。
苏轼看到鱼,以为自己大限将至,给弟弟写下遗书《狱中寄子由》}
亲友:这伯达(苏迈的字)也没说不是?我寻思我做件好事,没想到……
苏轼:那次真的吓到我了┭┮﹏┭┮
老祖宗:有点惨但是觉得好好笑哈哈哈哈
{……像让苏轼死的人不少,而想要救他的人也很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