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尽皆沉默。
到了定罪量刑的时候,徐首辅还是尽量想为承恩侯定个爽快的斩立决,而不是谋逆大罪所适用的凌迟处死。
凌迟处死属极刑,非常残忍,徐首辅以不刺激崔太后为理由提出了这个观点,新帝很大度的同意了。
但是,忠恩侯执刀行刺新帝,新帝认为必须以谋逆重罪论处。
也就是说,崔家应该灭族。
徐首辅为忠恩侯的家眷求情,“如果忠恩侯以谋逆罪论处,应诛九族,难道连崔太后也要牵连进来么?”
新帝道:“赦免出嫁女。”
意思就是所有崔家已出嫁的女子不予追究。
徐首辅等支持崔太后的人心里很苦。
其实只要崔家一倒,承恩侯、忠恩侯那些已经出嫁的女儿都不会有好下场。
她们的夫家本就是看在崔家的权势上才迎娶她们的,一旦崔家败落,这些人在夫家一定备受冷落,度日艰难。
新帝这个赦免出嫁女看似宽厚,其实对崔家并没多大好处,只不过让新帝更有理由定忠恩侯的谋逆重罪了。
忠恩侯以谋逆罪论处,灭族,赦免出嫁女;承恩侯入狱,秋后处斩。
崔太后被囚禁于延寿宫,以徐首辅为首的许多朝臣是强烈反对的,认为崔太后和她两个弟弟的罪行无关。
既然新帝赦免崔氏出嫁女,就应该对崔太后依旧礼敬。
新帝却说并不是囚禁崔太后,只是崔太后犯了狂疾,不得不暂时请她在延寿宫中静养。
“狂疾?”
朝臣们不解。
新帝淡笑,“张大将军的夫人在朕母后行宫之中遇火,自地道逃脱,可火场却留有两具烧焦的尸体,崔太后执意认为那便是张大将军的夫人。
即便张大将军查看过后,坚决否认,崔太后依旧固执己见。
诸卿以为崔太后这样正常么?”
徐首辅等人脸色怪异。
新帝这是在公开指责崔太后对张大将军的夫人不怀好意,存心置其于死地了吧?
张勆缓缓的道:“彼时我亲自察看过,我夫人每日必定佩戴的金葫芦嵌火玉平安符不在身边,况且脸型也不对,身形也不对,故此一定不是我夫人。
崔太后也是大火之后才赶到的,起火时她并不在现场,却一口咬定那具焦尸便是我夫人。
她为何会那般肯定,并且一直固执己见?我以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她并不是事发之后才到现场的,她知道内-幕;另一种可能,便是确如陛下所言,她发了狂疾。”
徐首辅等人额头冒汗。
张大将军这话更明显了。
所以崔太后在行宫的这一举动,是把张大将军得罪到了什么地步?
更有人模模糊糊想到,若是张大将军对崔太后如此不满,那么他亲手杀死的逆犯忠恩侯是否真的谋逆了?但这个念头一晃而过,不敢再往下想,因为若按这个思路想下去,接下来便要跟张大将军为敌、跟张家为敌了。
跟张大将军为敌,需要胆量。
张大将军对他夫人钟情之深,人尽皆知。
如果崔太后存心要害他的夫人,那张大将军若对崔家迎头痛击,也就不奇怪了。
张大将军这样的英雄,你要杀他的爱妻,他还不跟你拼命?
承恩侯、忠恩侯的罪名定了,崔太后暂时于延寿宫“静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